[发明专利]一种粉蒸黄鳝预制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3500.3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廖鄂;潘扬;李涵;陈季旺;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10 | 分类号: | A23L17/10;A23L7/10;A23L5/10;A23B4/03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伟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鳝 预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粉蒸黄鳝预制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黄鳝处理成鳝鱼肉块,并腌制;将腌制好的鳝鱼肉块进行炸制;将炸制好的鳝鱼肉块调味裹粉,制备成所述粉蒸黄鳝预制菜。本发明制作出的粉蒸黄鳝预制菜烹饪简单,便于储运流通,与现做菜肴相比,色泽、外观、风味等还原度高,鱼肉丝滑细嫩,米粉糯中带香,彰显湖北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本发明采用高温油炸处理后的鳝鱼肉,具有一定得油炸香味,鱼腥味显著降低;同时鱼肉中的蛋白质变性,水分含量降低,使得产品品质更加稳定,有一定的货架期,便于储运流通。特别制作的蒸鱼米粉可有效降低米粉在储存和食用时的回生度,提高了糊化特性,使得米粉软糯可口,均匀裹于鳝鱼肉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粉蒸黄鳝预制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每100g肉中含蛋白质7.2-18.8g、脂肪0.9-1.2g,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黄鳝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产量从1999年的0.2万吨万吨上升到2021年31.14万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化将作为黄鳝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亟需开发黄鳝精深加工产品,促进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实现黄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预制菜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采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备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近两年预制菜产业快速崛起,种类涵盖川菜、苏菜等各式预制菜。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以每年2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扩大,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破万亿元;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我国共有超过6.67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如今预制菜产品虽已成为食品行业的热点,但经市场调研,市面上缺乏湖北地方特色蒸制类预制菜,产品潜力巨大。
粉蒸黄鳝是“沔阳三蒸”中水产类特色菜品之一,鱼肉丝滑丝嫩,米粉糯中带香。但是,该肴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不适于日常制作,无法满足当前生活节奏明快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需要一种制备粉蒸黄鳝预制菜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粉蒸黄鳝预制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黄鳝处理成鳝鱼肉块,并腌制;
S2:将腌制好的鳝鱼肉块进行炸制;
S3:将炸制好的鳝鱼肉块调味裹粉,制备成所述粉蒸黄鳝预制菜。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黄鳝处理成20-40mm长的鳝鱼肉块;
S12:去除所述鳝鱼肉块表面的黏液;
S13:加入0.5-1%重量比的食盐对所述鳝鱼肉块进行腌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2中,炸制时,油温为150-170℃,时间50-70s。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炸制的鳝鱼肉块沥干油脂,然后与鸡精、白砂糖、白胡椒粉和水混匀进行调味;
S32:制备蒸鱼米粉,将调好味的鳝鱼肉块裹上蒸鱼米粉,得到所述粉蒸黄鳝预制菜。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32中,所述蒸鱼米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粳米和籼米混合炒制2-3min,并粉碎,得到米粉;加入水和卡拉胶,混合得到所述蒸鱼米粉。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粳米与籼米重量比为0.5-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水与米粉的重量比为卡拉胶与米粉重量比为1.5-4.5: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3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