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1305.8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6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清;熊明华;冯岩;张峰;刘新宇;冯连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0 | 分类号: | C23C14/20;C23C14/24;H01M4/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大成君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7 | 代理人: | 张伯坤 |
地址: | 2152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导电 制备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及其应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贴鼓镀镀层、第一悬浮镀镀层、薄膜载体层、第二悬浮镀镀层和第二贴鼓镀镀层,所述薄膜载体层厚为2μm‑50μm,所述第一悬浮镀镀层和所述第二悬浮镀镀层厚度均为0.01μm‑0.1μm,所述第一贴鼓镀镀层和所述第二贴鼓镀镀层厚度均为0.7μm‑5μm;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悬浮式镀膜机在薄膜载体层表面设置第一镀层;通过贴鼓式镀膜机在所述第一镀层表面设置第二镀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薄膜载体层表面先后设置悬浮镀镀层和贴鼓镀镀层,其中悬浮镀镀层厚度为0.01μm‑0.1μm,悬浮镀镀层作为缓冲层,起到防皱作用,避免在设置贴鼓镀镀层时薄膜载体层出现褶皱,进而杜绝了镀空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导电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是解决车辆续航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人们采用薄膜与铜或铝制备成复合导电箔替代铜箔或铝箔集流体,能够有效降低电池集流体的重量并提高其能量密度。复合导电箔是在薄膜表面镀铜或镀铝,真空镀膜以其镀层结合力强、膜层均匀以及污染少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真空镀膜设备包括贴鼓式蒸镀设备和悬浮式蒸镀设备,贴鼓式蒸镀存在容易使基材出现褶皱和镀空线的技术缺陷,而悬浮式蒸镀存在传热差、沉积效率低的技术缺陷,单一的真空镀膜设备在制备效率、成本、良品率等方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鉴于此,亟需开发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及其应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及其应用,通过悬浮式蒸镀设备和贴鼓式蒸镀设备相结合,在薄膜载体层表面先后通过悬浮镀和贴鼓镀制备复合导电膜,兼顾制备效率、成本和良品率。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导电膜。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导电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贴鼓镀镀层、第一悬浮镀镀层、薄膜载体层、第二悬浮镀镀层和第二贴鼓镀镀层,所述薄膜载体层厚为2μm-50μm,所述第一悬浮镀镀层和所述第二悬浮镀镀层厚度均为0.01μm-0.1μm,所述第一贴鼓镀镀层和所述第二贴鼓镀镀层厚度均为0.7μm-5μm。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贴鼓镀镀层、第一悬浮镀镀层、薄膜载体层、第二悬浮镀镀层和第二贴鼓镀镀层,所述薄膜载体层厚为4μm-10μm,所述第一悬浮镀镀层和所述第二悬浮镀镀层厚度均为0.01μm-0.1μm,所述第一贴鼓镀镀层和所述第二贴鼓镀镀层厚度均为0.7μm-2μm。
优选地,所述薄膜载体层为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悬浮镀镀层材质为铝,所述贴鼓镀镀层材质为铝。
优选地,复合导电膜的方阻为32mΩ-45mΩ。
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的用途,复合导电膜应用于电池集流体。
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三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悬浮式镀膜机在薄膜载体层表面设置第一镀层,所述第一镀层厚度为0.01μm-0.1μm,所述薄膜载体层厚为2μm-50μm;
通过贴鼓式镀膜机在所述第一镀层表面设置第二镀层,所述第二镀层厚度为0.7μm-5μm。
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为实现上述第三个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膜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1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搜索相似数据的公钥认证加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小型自养反硝化脱硝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