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2050.5 | 申请日: | 202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骐;满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李静茹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物体 处理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捕获对三维物体进行观测的观测视角,其中,三维物体用于表征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对应的虚拟物体;从三维物体对应的隐式表征模型上,确定观测视角对应的目标模型;基于观测视角对目标模型进行渲染,得到观测视角对应的观测图像。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维物体的渲染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维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三维地图场景中,例如:三维游戏地图场景、三维导航地图场景中,通常会包含多个三维物体。三维物体在平面物体的基础上,使用户更能沉浸式的体验三维地图场景,能够提高用户与三维地图场景的交互。但是,随着三维地图场景的显示功能逐渐复杂,对三维地图场景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能够提高用户的视觉感观以及与三维地图场景的交互感,对三维物体的显示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中,生成三维物体图像时主要是通过显式表征模式对三维物体进行渲染,以生成三维物体对应的三维物体图像,但是,显式表征模型在对三维物体进行渲染时,对不确定的三维物体(例如:水、雾等)无法准确的进行渲染,进而会导致对三维物体的渲染准确率低。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三维物体的渲染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包括:捕获对三维物体进行观测的观测视角,其中,三维物体用于表征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对应的虚拟物体;从三维物体对应的隐式表征模型上,确定观测视角对应的目标模型;基于观测视角对目标模型进行渲染,得到观测视角对应的观测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作用于操作界面上的输入指令,在操作界面上显示三维物体,其中,三维物体用于表征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对应的虚拟物体;响应作用于操作界面上的观测指令,在操作界面上显示观测指令对应的观测图像,其中,观测图像是基于观测指令对应的观测视角,对观测时间对应的目标模型进行渲染得到的,目标模型是基于观测视角从三维物体对应的隐式表征模型上确定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在虚拟现实VR设备或增强现实AR设备的呈现画面上展示三维物体,其中,三维物体用于表征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对应的虚拟物体;捕获对三维物体进行观测的观测视角;从三维物体对应的隐式表征模型上,确定观测视角对应的目标模型;基于观测视角对目标模型进行渲染,得到观测视角对应的观测图像;驱动VR设备或AR设备渲染展示观测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方法,包括:通过调用第一接口获取观测视角,其中,第一接口包括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的参数值为观测视角,观测视角是对三维物体进行观测的视角,三维物体用于表征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对应的虚拟物体;从三维物体对应的隐式表征模型上,确定观测视角对应的目标模型;基于观测视角对目标模型进行渲染,得到观测视角对应的观测图像;通过调用第二接口输出观测图像,其中,第二接口包括第二参数,第二参数的参数值为观测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三维物体的处理系统,包括:客户端设备,用于显示三维物体,并捕获对三维物体进行观测的观测视角,其中,三维物体用于表征与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物体对应的虚拟物体;服务器集群,与客户端连接,用于从三维物体对应的隐式表征模型上,确定观测视角对应的目标模型,并基于观测视角对目标模型进行渲染,得到观测视角对应的观测图像;客户端设备还用于显示观测图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2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