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PA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0683.4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超;陈平绪;叶南飚;丁超;王丰;张亚军;金雪峰;张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F16C33/30;C08L27/18;C08L63/02;C08K5/20;C08K7/14;C08K5/3492;C08K5/134;C08J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晶晶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pa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PA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耐磨PA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A66树脂40~90份、PTFE 0~15份、增强纤维10~50份、环氧树脂0.5~5份、抗氧剂0.1~3份;上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02~0.4,所述PA66树脂按照HG/T 4182‑2012标准所测得的端氨基含量≥40mmol/kg。该耐磨PA组合物通过选择特定环氧值的环氧树脂与PA66的端基反应,降低PA组合物的透过率以减少润滑脂成分的渗透,与抗氧剂相搭配可有效降低对PA66的降解,使得PA66树脂与PTFE相结合后,充分发挥PTFE的润滑耐磨性,使得PA组合物在高温润滑脂作用下仍具备优异的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磨PA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酰胺66材料(PA66)因其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耐溶剂、力学以及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轨道交通、电动工具、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尤其是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中,轴承是必不可少的部件,轴承部件中的轴承保持架可以起到隔离和保持滚动体的作用。而且,在轴承工作过程中,保持架会受到很大的离心力、冲击和震动,同时还会因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这就对轴承保持架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力学、耐磨和耐热等要求。此外,轴承保持架还要耐受到化学介质的作用,如润滑剂、润滑剂添加剂、有机溶剂和冷却剂等的作用,因此对保持架的耐溶剂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常用非金属轴承保持架大多采用尼龙、酚醛胶布、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作,其中尼龙材料由于其均衡的耐热、力学、耐磨、成本等优势获得了较大的应用,但是由于普通尼龙在高热和润滑酯的作用条件下,会出现较大的性能衰减,无法满足高铁、乘用车等行业的使用需求。
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物理化学协同改性低温高强度耐磨尼龙66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含PA66、环氧树脂、抗氧剂、耐磨剂、润滑剂和玻璃纤维,使得PA66和环氧树脂在螺杆剪切和热作用下,PA66和环氧树脂进一步熔融反应改性PA66,同时将其改性后的PA66与耐磨剂、润滑剂和抗氧剂共同作用制得物理化学协同改性低温高强度耐磨尼龙66,该材料在-50℃低温条件下具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但无法解决其在高热和润滑剂作用条件下的耐磨性能衰减及力学性能稳定性较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耐磨尼龙材料在高热和润滑剂作用条件下的耐磨性能易衰减和力学性能稳定性较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耐磨PA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PA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耐磨PA组合物在制备轴承部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保持架材料。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保护一种耐磨PA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02~0.4;所述PA66树脂按照HG/T 4182-2012标准所测得的端氨基含量≥40mmol/kg。
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环氧值的环氧树脂与PA66的端氨基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以降低PA组合物的透过率来减少润滑脂成分的渗透,同时与抗氧剂相结合,进而有效降低对高热环境和润滑脂对PA66的降解作用,使得PA66树脂与PTFE相结合后,可充分发挥PTFE的润滑耐磨性,从而赋予PA组合物在高温润滑脂作用下仍具备优异的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0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