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2573.8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雕;谭勇;董立强;石荡赫;凌扬超;杨雷;胡诏民;顾思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K1/04;B60L5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侧柱碰下 车体 构造 | ||
1.一种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传力路径系统(1)、下传力路径系统(2)和用于连接上传力路径系统(1)、下传力路径系统(2)的门槛梁(3),所述上传力路径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前排座椅安装横梁和电池包安装横梁(11),所述下传力路径系统(2)包括电池包安装梁(21)和用于安装电池包安装梁(21)的电池包安装框架,所述门槛梁(3)的上侧固定于前排座椅安装横梁和电池包安装横梁(11)相同的一端,所述门槛梁(3)的下侧固定于电池包安装梁(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3)内设有若干竖筋(31)和横筋(32),所述竖筋(31)和横筋(32)将门槛梁(3)分割为外侧腔体(33)和内侧腔体(34),所述外侧腔体(33)内的竖筋(31)和横筋(32)布置密度低于内侧腔体(34),所述内侧腔体(34)刚度大于外侧腔体(33),所述外侧腔体(33)的底板呈弧形向上拱起形成压溃诱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侧腔体(34)底板上的竖筋(31)向内侧腔体(34)方向偏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座椅安装横梁包括前排座椅前安装横梁(12)和前排座椅后安装横梁(13),所述前排座椅前安装横梁(12)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在门槛梁(3)上的加强件(121),所述前排座椅后安装横梁(13)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在门槛梁(3)上的加强板(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横梁(11)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在门槛梁(3)上的连接板(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3)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支撑前排座椅前安装横梁(12)和电池包安装梁(21)的支撑板(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框架包括电池包中部横梁(22)、电池包中部纵梁(23)和电池包前后边梁(24),所述电池包安装梁(21)和电池包前后边梁(24)两两相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电池包中部横梁(22)、电池包中部纵梁(23)纵横交错设置于电池包安装梁(21)和电池包前后边梁(2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梁(21)和电池包中部横梁(22)内部均设置有多个腔体用于增加自身竖向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梁(21)和电池包中部横梁(22)之间设有搭接件(25),所述搭接件(25)将电池包安装梁(21)和电池包中部横梁(22)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侧柱碰下车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安装梁(21)设有用于固定门槛梁(3)的安装部(26),所述安装部(26)与电池包安装梁(21)之间的连接处呈圆角设置用于增大门槛梁(3)与电池包安装梁(21)在竖向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25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