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肽-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6914.0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4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淼;刘实;梁楚晨;谭旭斌;张雪晴;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8 | 分类号: | A23L33/18;C12P21/06;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胡萝卜素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以大豆分离蛋白、β‑胡萝卜素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可溶性大豆肽‑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的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是酶解法和乳化‑蒸发法构建并制得复合纳米颗粒。本发明利用大豆蛋白的水解物大豆肽构建纳米颗粒,并封装β‑胡萝卜素获得大豆肽‑β‑胡萝卜素纳米复合物,此复合物不仅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缓解运动疲劳等功能性质且更易消化吸收,还很好的保留了β‑胡萝卜素所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改善其溶解性和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贮存的储藏稳定性。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β‑胡萝卜素的水不溶性、稳定性差及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将其作为配料加入到日常食品中可以发挥更多的营养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大豆肽-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运用酶解自组装法构建可溶性大豆肽纳米颗粒,乳化-蒸发法封装β-胡萝卜素,涉及利用大豆肽对β-胡萝卜素的功能进行开发制备食品营养强化剂的领域。
背景技术
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营养素,在食品和制药工业中被用作脂溶性天然色素着色剂。此外,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前体之一,它具有改善生理健康功能的诸多优势: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改善眼部健康、保护皮肤和毛发;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和数量、调节免疫系统、预防多种疾病。由于β-胡萝卜素是不饱和且不溶于水的生物活性物质,化学上不稳定且生物利用率低,因此不能直接添加到食品中。通过构建可溶性大豆肽纳米颗粒对β-胡萝卜素进行封装,可以很好的保留其所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改善其溶解性和贮存的储藏稳定性。
大豆蛋白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性蛋白质,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丰富的氨基酸。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最接近人体氨基酸,是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质。大豆蛋白经酶水解后形成的大豆蛋白水解物,是一个富含大豆肽类和蛋白的混合物。大豆肽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缓解运动疲劳等功能性质,而且大豆肽的分子量小、水溶性高,具有比大豆蛋白更易消化吸收、供能快速、受热不易凝固等优点。且大豆肽具有两亲性,制备而成的纳米颗粒粒径均一、稳定性好,具有高表面积与体积比以及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作为β-胡萝卜素的载体,与β-胡萝卜素有很好的相容性。
本发明使用大豆肽作为β-胡萝卜素的纳米颗粒,通过酶解法与乳化-蒸发法的技术,使β-胡萝卜素很好的分散于颗粒中,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发明内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酶解法和乳化-蒸发法构建一种可溶性大豆肽-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一定量的大豆分离蛋白溶于去离子水中,精确称量,在室温下充分分散,配制成蛋白分散溶液。步骤2):将样品进行分割,分别加入不同蛋白酶。步骤3):在各酶的最佳条件下进行酶解,通过邻苯二甲醛法获得不同水解度的大豆蛋白水解物。步骤4):水解后,调节每个样品的pH至中性,然后立即灭活酶,放入冰浴中冷却至室温。步骤5):根据所得数据绘制粒径分布图,以粒径(nm)为x轴,纳米颗粒体积(%)为y轴,分析纳米颗粒的粒径变化规律及分布情况。步骤6):将大豆肽纳米颗粒和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等体积混合。步骤7):将两种物质放入高速均质机中,均质,微流化循环处理进行二次循环。步骤8):旋转蒸发系统中,蒸发食品级乙醇溶剂,然后借助超速离心收集固化的可溶性大豆肽-β-胡萝卜素纳米颗粒。
(2)进一步限定,大豆分离蛋白在水中要分散2h,得到3%(w/v)的蛋白分散溶液。
(3)进一步限定,酶的添加量为0.5%(酶/底物,固体酶:w/w,液体酶:v/w),包括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度分别为2%、4%、6%、8%。
(4)进一步限定,水解结束后调节样品pH至7.0,采取沸水浴10min的方式灭活酶。
(5)进一步限定,β-胡萝卜素的浓度为0.05μg/mL、0.10μg/mL、0.15μg/mL、0.20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6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