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2885.0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迈克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C04B35/645;C23C14/08;C23C14/35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知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0 | 代理人: | 薛芳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铌酸锂靶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化学计量比配置C粉、Nb2O5粉末、Li2CO3粉末;
S2:将质量分数0.1%-0.4%的C粉及Nb2O5粉末称重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液,所述浆液固含量10%-40%;然后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砂磨破碎,砂磨结束后所得粉体细度0.3-0.5μm;对砂磨后的浆液进行离心喷雾造粒;
S3:对造粒后的粉末进行预烧结,使其原位反应得到还原粉末;
S4:将预烧后的还原粉末与计量比的Li2CO3粉末称重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液,所述浆液固含量10%-40%,然后加入到砂磨机中进行砂磨破碎,砂磨结束后所得粉体细度0.3-0.5μm;对砂磨后的浆液进行离心喷雾造粒;
S5:对造粒后的粉末再次进行预烧结,使其原位反应得到还原粉末;
S6:将最终预烧结的还原粉末经过破碎后筛分得到10-25μm的预烧粉末;
S7:将预烧粉末按照产品尺寸计算出所需重量后装入热压石墨模具中,将石墨模具置于真空热压炉的压头正下方,对模具进行预压,然后设定烧结参数进行烧结;
S8:将烧结后的毛坯靶放入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
S9:退火完成后进行机加工完成产品所需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C粉规格为D50=1-10μm,纯度≥99.99%,片状形貌;Nb2O5粉末规格为D50=5-15μm、纯度≥99.99%、不规则形貌;Li2CO3粉末规格为D50=10-25μm、纯度≥99.99%、不规则形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砂磨破碎时的砂磨转速为1000-2500r/min,砂磨时间1-3h;球磨介质为0.3mm、0.5mm、1mm、2mm的氧化锆球的一种或多种,装载量为筒体容积的1/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离心喷雾造粒时进风口温度200-300℃、出风口温度90-150℃、雾化盘转速8000-12000r/min、塔体负压为-30--60KP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离心喷雾造粒的造粒粘结剂为PVA、PVC、乙基纤维素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塑剂为聚乙二醇或二酸二辛酯,消泡剂为正辛醇或硅基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还原温度为900℃-1200℃,烧结气氛为真空或Ar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步骤中,还原温度为500℃-700℃、烧结气氛为真空或Ar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步骤中,所述砂磨破碎的转速为1000-2500r/min,砂磨时间1-3h,球磨介质为0.3mm、0.5mm、1mm、2mm的氧化锆球的一种或多种,装载量为筒体容积的1/3-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步骤中,装模时首先在底部及内部四周垫石墨纸,将粉末分次加入到石墨腔内,每加一层均需使粉末平整,然后再放石墨纸,且石墨模具及石墨纸均需均匀喷涂六方氮化硼脱模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铌酸锂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7步骤中,烧结过程包括:将炉体抽真空至100Pa以下,先以5-10℃/min升温至200-300℃并保温1-4h;然后以3-8℃/min升温至500-750℃,保温0.5-4h,再以3 -5℃/min升温速率升至800℃-1000℃;然后按照升温速率计算升至高温的时间,以0.5-4MPa/min升压至15-40MPa,使高温和高压同时达到;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压力按照1-5MPa/min的速度进行撤压至0MPa;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模具取出进行脱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迈克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基迈克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28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