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的组合物及含其化妆品、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9537.8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5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萍;杨敏;费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46;A61K8/34;A61Q19/00;A61Q19/02;A61P17/1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刘奉丽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淡化 减少 组合 化妆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的组合物及含其化妆品、应用。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葡糖氨基葡聚糖1‑15份、银耳多糖0.1‑0.5份、硫代牛磺酸1‑8份、1,3‑丙二醇20‑30份和溶剂46.5‑77.9份。本发明中,各组分协同配合,使得组合物可以具有有效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的作用,可具有促进渗透的功效,能有效促进组合物中各成分的透皮吸收,提高产品功效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的组合物及含其化妆品、应用。
背景技术
面部皮肤常见的痘印痘痕产生的三个阶段:
1.红色痘印,基本是皮肤炎症反应的结果。因皮肤细胞发生炎症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及时痘痘消了,扩张的毛细血管也无法立刻收缩,于是形成可见的红色痘印。
2.黑褐色痘印,主要是色素沉淀的结果。因皮肤细胞发生炎症导致的皮肤表皮破坏或因外力比如挤痘痘导致皮肤损伤,都会造成色素沉淀。
3.痘痕,主要是长痘时皮肤炎症没来得及及时改善,或因外力挤压导致的皮肤受损,该部位表皮不能再生,真皮的纤维细胞,胶原以及增生的血管取而代之,于是导致面部不平整,形成了可见的痘痕。
以上这三个阶段大都是连续发生的。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产品均具有以下缺陷:
1.红色痘印,仅通过舒缓刺激,减缓炎症的功效来淡化痘印,其作用方式单一。
2.黑褐色痘印,作用于黑色素的成分,大都停留在皮肤表面,透皮吸收性差,作用效果也会打折扣。
3.痘印痘疤,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分为两类:第一类以高含量的某一种成分比如:果酸、水杨酸、壬二酸等成分为主,这些成分,含量低时效果不佳或者没有效果,含量高时才有效果但同时刺激性很强,对皮肤损伤明显。这类产品的作用功效主要是通过剥脱角质层,来实现皮肤表面的光滑。这类产品虽功效强,但是角质层剥脱一层便少一层,其对于皮肤的损伤也很明显。第二类产品是含有视黄醇、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等类的成分,这类产品在作用于痘印痘疤的时候有两方面功效:第一是剥脱表皮,第二是促进表皮再生。虽然可以促进表皮的再生,但同样因其刺激性太强,对皮肤损伤明显,大部分亚洲人的皮肤不耐受。以上这两类产品对敏感性皮肤的消费者来说不敢用,或者用了之后皮肤表现出刺痛发红等不适症状;对于非敏感性皮肤的消费者,使用这类产品时间久了,皮肤受刺激也会加重,由此皮肤很有可能转变为敏感肌。
因此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的产品,如何通过选用恰当的成分搭配协同作用,做到产品对痘印痘疤产生的三个阶段:红色痘印,黑褐色痘印和痘痕作用功效的全面性,有效性(透皮吸收性好),安全性(不损伤皮肤),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产品在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方面要么作用方式单一,要么作用效果不明显,要么效果明显但是明显会损伤皮肤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阶段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透皮吸收性好且不损伤皮肤的组合物及含其化妆品、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淡化痘印和减少痘疤的组合物,其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葡糖氨基葡聚糖1-15份、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多糖0.1-0.5份、硫代牛磺酸1-8份、1,3-丙二醇20-30份和溶剂46.5-77.9份。
本发明中,所述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之和优选为100份。
本发明中,所述葡糖氨基葡聚糖的用量可为1份、10份或15份,优选为3-14份,更优选5-12份,例如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9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