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铝传导预处理的新能源汽车气热通道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1240.7 | 申请日: | 202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8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焦兰;王耀宇;张平;夏必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72 | 分类号: | H01M10/6572;H01M10/655;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6;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56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导 预处理 新能源 汽车 通道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铝传导预处理的新能源汽车气热通道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蓄电池组上的铝传导件,铝传导件的一端通过通气管连接有热交换器;交换器第一排气口上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和冷凝器,交换器第二排气口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所述铝传导件之间连接有气泵;铝传导件的底侧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发明半半导体制冷片的下侧面与蓄电池组相抵,增大了接触面积和吸收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直接传导到铝传导件的内部,在压缩机的作用下抽进冷凝器中进行冷凝,然后在气泵的作用下排进铝传导件的内部,构成一个冷循环,温度降低时,加热器对冷气流进行加热构成一个热循环,提升蓄电池组的散热的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热通道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铝传导预处理的新能源汽车气热通道控制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是利用电动机提供动能,比内燃机的发动机声音小很多,乘车的环境更舒适,而且起步很平顺,污染小有利于保护环境。
但是,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车在充电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众多周知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再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势必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排出的话,一方面会加速导线的老化,另一方面会大幅度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严重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后期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现有的散热装置,仅仅是通过铝传导对电池组上的热量进行散失,散热的效率较低。
另外,电池损耗快,尤其是在冬季,电池的活性严重的降低,汽车的续航能力因为温度降低会大幅度的缩小,频繁的充电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对新能源汽车气热通道的控制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铝传导预处理的新能源汽车气热通道控制装置,半导体制冷片的下侧面与蓄电池组相抵,即增大了接触面积,又吸收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直接传导到铝传导件的内部,在压缩机的作用下抽进冷凝器中进行冷凝,然后在气泵的作用下再次排进铝传导件的内部,构成一个冷循环,温度降低时,加热器对冷气流进行加热,构成一个热循环,提升蓄电池组的散热的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基于铝传导预处理的新能源汽车气热通道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蓄电池组上的铝传导件,所述铝传导件的一端通过通气管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有交换器第一进气口、交换器第一排气口、交换器第二进气口以及交换器第二排气口;
所述交换器第一排气口上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和冷凝器后再与所述交换器第二进气口相连通,所述交换器第二排气口通过通气管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铝传导件之间连接有气泵;
铝传导件固定在蓄电池组的上侧面,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会通过铝传导件传导到蓄电池组的外部,进而可以起到对蓄电池组散热的目的,同时铝传导件的内部通过通气管连接有热交换器,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直接传导到铝传导件的内部,导致铝传导件内部的温度升高,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将铝传导件内部的热气流通过热交换器抽出,并在冷凝器中进行冷凝,也就是说将热气流的温度降低,然后在通过热交换器在气泵的作用下再次排进铝传导件的内部,因此能够构成一个循环,将铝传导件内部的热气流抽出,冷凝后再次通入到铝传导件的内部,进而可以大幅度降低铝传导件的温度,进而可以降低蓄电池组的温度,提升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所述铝传导件的底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制冷片槽,所述制冷片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片吸热面和制冷片散热面,所述制冷片吸热面与所述蓄电池组的上侧面相抵,所述制冷片散热面与所述制冷片槽的内侧面相抵。
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铝传导件的制冷片槽上,半导体制冷片的下侧面与蓄电池组相抵,即增大了与蓄电池组的接触面积,又能够充分的吸收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提升铝传导件的散热效率,半导体制冷片上的制冷片吸热面吸收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后,制冷片散热面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铝传导件的内部,进一步的提升铝传导件对蓄电池组散热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润盛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1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