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视黄醇的三相组合物以及外用皮肤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4925.8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邬青云;舒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7 | 分类号: | A61K8/67;A61K8/891;A61K8/92;A61K8/03;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吴思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视黄醇 三相 组合 以及 外用 皮肤 制剂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视黄醇的三相组合物和外用皮肤制剂,其包括:油,所述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不互溶;所述油的密度小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水;视黄醇和/或视黄醇衍生物;所述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比或者,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油的含量比不高于60:1。本申请所的组合物能够有效保护视黄醇等油溶性活性物,活性物的活性保存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视黄醇的三相组合物以及外用皮肤制剂。
背景技术
视黄醇,又称维生素A,为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由美国科学家Elmer Mc Collum和MArgAret Davis在1912~1914年之间发现。在临床医疗上被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和皮肤粗糙、痤疮、牛皮癣和其他皮肤疾病。在化妆品上具有促进胶原蛋白、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效果,被广泛应用在抗老产品中。
视黄醇由20碳结构构成的单环二萜类分子、具有一个β-紫罗酮环、一个由四个头尾相连的类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侧链,结构中的五个共轭双键均为反式构型,视黄醇及其衍生物暴露在空气中或光照下(紫外线下)很容易被氧化和发生异构化,从而产生活性降低、丧失或变色问题,也给其在护肤品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去保持在使用前以及使用途中的视黄醇活性成为了目前化妆品以及医学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
现有技术中为防止视黄醇及其衍生物被氧化,一般通过脂质体包裹、纯油或表面活性剂分散视黄醇以及真空包装、充氮气等方式去保护视黄醇,但上述方法均各有不足。例如,脂质体包裹制备成本大、工艺繁琐、配方兼容性以及适配性较差等问题;纯油产品的肤感较差,容易造成毛孔堵塞,而表面活性剂分散型视黄醇产品直接用于皮肤,会给皮肤带来很大的负担,如刺激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利用油水双层体系搭载视黄醇是已知的。油水双层体系的优势在于工艺简单,产品的稳定高,能够兼容多种包材。油水双层体系的缺陷在于,视黄醇失活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接触氧化剂并发生反应。在油水双层体系中,尽管油相会将溶于其中的视黄醇与水分隔开,但由于油相本身与水相直接接触,水中的溶解氧仍有较大几率直接接触视黄醇,进而导致视黄醇活性减损,进而导致油水双层体系中视黄醇的活性保留率较差。
解决技术问题所用的技术手段:
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一种解决办法,即制备一种由水相、油相(如植物油)和硅油相组成的组合物,其中油相、硅油相和水相自上到下依次分布。视黄醇或其衍生物在加入组合物后会倾向于存在于油相中,同时,不与油相互溶、也不与水相互溶的硅油相起到分隔油相和水相的作用,可以减少油相(含视黄醇或其衍生物)直接接触到水相中的活性氧,甚至摇匀使用后也可以很快分开。现有技术中,普遍认为硅油的隔绝溶解氧的能力较差,并不能有效保护活性物质不受水中溶解氧的影响。但发明人发现,当以硅油作为隔离相(隔离水相和油相)时,能够对视黄醇或其衍生物起到优异的保护作用。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包括:油,所述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不互溶;所述油的密度小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水;视黄醇和/或视黄醇衍生物;所述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比或者,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油的含量比不高于60:1。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上层,所述上层包括油,所述油中包含视黄醇和/或视黄醇衍生物;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下层,所述下层为水层;所述上层与中间层的含量比或者,所述中间层与上层的含量比不高于60:1。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用皮肤制剂,其包括前述的任意一种组合物。
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保护视黄醇等油溶性活性物,活性物的活性保存率高。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多层体系,体系不含表面活性剂,不会因为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皮肤造成额外的刺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4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