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9643.6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孔恒;郭飞;张树;傅睿智;孟毅欣;史永杰;张印;张东旭;张冰;韩雪刚;常扬;姚洋;郭腾;赵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快速 修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包括矩形的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装置板(3),所述装置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工程机械臂(4),所述装置板(3)下端开设有矩形的驱动槽(5),所述驱动槽(5)内设有移动板(6),所述驱动槽(5)前后内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纵向贯穿移动板(6)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槽(5)前后内壁中心位置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贯穿移动板(6)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装置板(3)后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移动板(6)下端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两个所述挡板(8)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9),所述第一滑杆(9)上滑动套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上开设有驱动口(11),所述驱动口(11)前后内壁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齿轮(13),两个所述挡板(8)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齿板(12),所述齿板(12)横向贯穿驱动口(11)并与齿轮(13)啮合,所述移动块(10)后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13)转动的第三电机;
所述移动块(10)下端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液压伸缩杆(14),所述液压伸缩杆(1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的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内固安装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且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7),所述转动块(17)下端开设有矩形的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插槽(19),所述安装槽(18)内插设有与之匹配的安装杆(20),所述安装杆(20)左右两端且在限位插槽(19)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伸缩槽(23),所述伸缩槽(23)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卡块(24),所述限位卡块(24)远离伸缩槽(23)的一端插设在对应的限位插槽(19)内,所述限位卡块(24)与伸缩槽(23)内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5),所述限位卡块(24)位于限位插槽(19)内的一端上部为倾斜的斜面;
所述底框(1)左右两侧内壁上均纵向开设有滑槽(31),两个所述滑槽(3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2),两个所述滑块(32)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压辊(30),位于右侧的所述滑槽(31)前后内壁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3),所述第二螺纹杆(33)贯穿对应的滑块(32)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底框(1)后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二螺纹杆(33)转动的第四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臂(4)远离装置板(3)的一端连接有工程车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料件和压实件,所述拨料件由安装杆(20)和固定在其下端的搅料盘(21)构成,所述搅料盘(21)下端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搅拌杆,所述压实件由安装杆(20)和固定在其下端的压板(22)构成,所述压板(22)下端设有光滑的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插槽(19)相对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活动槽(26),所述活动槽(26)内滑动连接有推板(27),所述推板(27)与活动槽(26)远离限位插槽(19)的一端固定连有推杆(28),所述推杆(28)贯穿活动槽(26)内壁并延伸至转动块(17)外,两个所述推杆(28)上且在活动槽(26)内均套设有第二弹簧(29),所述第二弹簧(29)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槽(26)内壁和推板(2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滑槽(31)前后内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滑动贯穿对应的滑块(32)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修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事先挖掘好修复坑,并向对应的修复坑内倒入合适量的沥青混合料;
步骤二,驾驶工程车辆至市政维修道路,并移动至待修补的修复坑旁,控制工程机械臂(4)下放本结构贴合地面,使修复坑位于底框(1)内;
步骤三,进行拨料件的安装,将拨料件的安装杆(20)对准插入转动块(17)下端的安装槽(18)内,使安装杆(20)的两个限位卡块(24)滑入安装槽(18)并插入对应的限位插槽(19)内,即可完成固定;
步骤四,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6),使其带动转动块(17)和下方安装的拨料件进行转动,并在液压伸缩杆(14)的伸缩作用下,将拨料件下放入修复坑内,使其拨动修复坑内的沥青混合料,且第二电机、第三电机配合工作,使得拨动件可移动至修复坑任意位置,从而将修复坑内的沥青混合料均匀铺开,使各位置的沥青混合料分布均匀;
步骤五,完成沥青混合料的均匀铺开后,液压伸缩杆(14)带动拨料件上移复位,手动按压两个推杆(28),将限位卡块(24)推出限位插槽(19),取出拨料件,进而重复步骤三中拨料件的安装方式安装压实件;
步骤六,通过液压伸缩杆(14)的连续伸缩,带动压实件对下放铺匀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并在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配合工作下对修复坑的各个位置都进行压实,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紧致,同时避免修复坑内出现未填充的空隙;
步骤七,完成修复坑内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后,通过启动第四电机,利用第四电机驱动压辊(30)纵向滚动,滚动的压辊(30)与修复坑表面的沥青混合料贴合,从而将沥青混合料进一步压实并压平;
完成一个修复坑中沥青混合料的压平工作后,各工件复位,工程机械臂(4)将底框(1)抬起,工程车辆移动至下移修复坑的位置,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七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96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