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转化三七茎叶制备含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2621.X | 申请日: | 202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曹满;叱浩;董国玲;韩爱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健(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复合 微生物 转化 三七 制备 稀有 皂苷 发酵 提取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转化三七茎叶制备含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含三七茎叶的发酵培养基;复合发酵菌活化后,接种到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处理;提纯,获得含有Rd、Rg3、Rh2、F2和C‑K五种稀有皂苷的三七茎叶发酵提取物;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发酵菌包含植物乳杆菌10%~35%、双歧杆菌7%~30%、嗜酸乳杆菌7%~30%、凝结芽孢杆菌0%~20%、酿酒酵母10%~35%、产朊假丝酵母0%~20%。本发明利用特定菌种组成的复合发酵菌发酵转化三七茎叶为富含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不仅为制备人参二醇型稀有皂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还有效提升了三七茎叶的经济附加值,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所用菌种安全、易得,因此,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的生物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转化三七茎叶制备含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都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细胞凋亡、抗肿瘤、健胃、抗炎、降糖、降脂、抗病毒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功效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其含有的人参皂苷类成分。但随着研究发现,皂苷类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并不高,需经过人体代谢之后,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或苷元,才能更强的发挥上述药理活性。例如,人参皂苷抗肿瘤的活性从皂苷苷元、单糖皂苷、二糖皂苷到多糖皂苷,依次减弱,而稀有人参皂苷在人参属植物中含量极低。人参、西洋参、三七的传统药用部位为根和须,且价格昂贵,由此再制备得到的稀有人参皂苷更是成本高昂。
三七茎叶中主要含有人参二醇型皂苷Rb1、Rb3、Rc、Rb2等,但由于总含量较三七根中少,因此三七茎叶不是传统药用部位,通常在三七的采收加工过程中被废弃,虽然三七茎叶近年已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但综合利用率仍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三七茎叶皂苷理论上可以将其含量较高的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b3、Rb1等通过一定工艺转化为高价值的稀有人参皂苷Rd、Rg3、F2、Rh2、C-K等,例如,通过酸水解、碱水解等化学方法制备稀有皂苷,但是传统的化学方法存在价格高、副产物多、反应条件剧烈等问题;微生物转化法,是通过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糖苷酶的作用,选择性的酶解掉苷元上连接的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等糖基,具有条件温和、副产物少、后处理简单等优势,但目前使用较多的青霉菌、米曲霉、黑曲霉等,由于会产生毒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稀有皂苷的总体转化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三七茎叶皂苷的发酵转化,同时可以提高发酵提取物中Rd、Rg3、Rh2、F2、C-K五种稀有人参皂苷含量的可食用复合发酵菌,以及提供利用该复合微生物转化三七茎叶制备含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的方法,以期为制备人参二醇型稀有皂苷提供一种新途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转化三七茎叶制备含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七茎叶、溶剂和缓冲液配制成发酵培养基;
2)将复合发酵菌活化后,接种到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处理;
3)提纯,获得含有Rd、Rg3、Rh2、F2和C-K五种稀有皂苷的发酵提取物;
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发酵菌包含植物乳杆菌10%~35%、双歧杆菌7%~30%、嗜酸乳杆菌7%~30%、凝结芽孢杆菌0%~20%、酿酒酵母10%~35%、产朊假丝酵母0%~20%。
优选地,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JYLP326、所述双歧杆菌为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所述嗜酸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G80、所述凝结芽孢杆菌为凝结芽孢杆菌BC01、所述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V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健(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健(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26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