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定装置、判定方法以及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3210.2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小原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095 | 分类号: | B60W30/095;B60W50/14;G06V20/58;G06V2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静;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定 装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提供一种判定装置、判定方法以及程序,有效地提高鲁莽驾驶的判定精度。具备:接近状态判定部(12),其判定第1车辆(V1)和第2车辆(V2)是否处于预定的接近状态;第3车辆判定部(11),其判定是否存在在第2车辆(V2)的前方行驶的第3车辆(V3);以及鲁莽驾驶判定部(16),其在接近状态判定部(12)判定为处于接近状态的第1条件和第3车辆判定部(11)判定为不存在第3车辆的第2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不判定为正在进行鲁莽驾驶,在第1条件和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在进行鲁莽驾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判定装置、判定方法以及程序,涉及适于判定车辆的鲁莽驾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判定其他车辆是否正在相对于自身车辆进行鲁莽驾驶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基于自身车辆与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成为了预定距离以下的持续时间、次数等来判定其他车辆相对于自身车辆的鲁莽驾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2017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自身车辆与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根据自身车辆和其他车辆行驶中的道路的状况等,有时即使其他车辆的驾驶员未有意进行鲁莽驾驶,该车间距离也会缩短。因此,当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那样只是基于自身车辆与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来判定是否为鲁莽驾驶时,即使是在实际上其他车辆未进行鲁莽驾驶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误判定为是鲁莽驾驶,可以说判定精度具有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即,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有效地提高鲁莽驾驶的判定精度。
本公开的装置是判定在第1车辆(V1)的前方行驶的第2车辆(V2)是否正在相对于所述第1车辆(V1)进行鲁莽驾驶的判定装置(1),具备:
接近状态判定部(12),其判定所述第1车辆(V1)和所述第2车辆(V2)是否处于预定的接近状态;
第3车辆判定部(11),其判定是否存在在所述第2车辆(V2)的前方行驶的第3车辆(V3);以及
鲁莽驾驶判定部(16),其在所述接近状态判定部(12)判定为处于所述接近状态的第1条件和所述第3车辆判定部(11)判定为不存在所述第3车辆(V3)的第2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不判定为正在进行所述鲁莽驾驶,在所述第1条件和所述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在进行所述鲁莽驾驶。
本公开的方法是判定在第1车辆(V1)的前方行驶的第2车辆(V2)是否正在相对于所述第1车辆(V1)进行鲁莽驾驶的判定方法,包括:
判定所述第1车辆(V1)和所述第2车辆(V2)是否处于预定的接近状态;
判定是否存在在所述第2车辆(V2)的前方行驶的第3车辆(V3);以及
在判定为处于所述接近状态的第1条件和判定为不存在所述第3车辆(V3)的第2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不判定为正在进行所述鲁莽驾驶,在所述第1条件和所述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在进行所述鲁莽驾驶。
本公开的程序使判定在第1车辆(V1)的前方行驶的第2车辆(V2)是否正在相对于所述第1车辆(V1)进行鲁莽驾驶的判定装置(1)的计算机(10)执行如下处理的方法,所述处理包括:
判定所述第1车辆(V1)和所述第2车辆(V2)是否处于预定的接近状态;
判定是否存在在所述第2车辆(V2)的前方行驶的第3车辆(V3);以及
在判定为处于所述接近状态的第1条件和判定为不存在所述第3车辆(V3)的第2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不判定为正在进行所述鲁莽驾驶,在所述第1条件和所述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正在进行所述鲁莽驾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3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