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及SoC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51841.4 | 申请日: | 2023-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健;马清川;王源;张兆彤;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49/25 | 分类号: | H04L49/25;H04L49/109;H04L49/111;H04L69/08;G06F15/17;G06F15/78;G06N3/049;G06N3/0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窦雅利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通信 系统 soc 芯片 | ||
1.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传输模块、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第一互联网络以及第二互联网络;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互联网络中存储器的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二互联网络的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内,以及获取所述第二互联网络的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内的第二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互联网络中的所述存储器的第二地址;
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至脉冲神经网络芯片,并获取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运算处理获得的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第一互联网络用于接收所述存储器或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访问请求并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为所述存储器、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脉冲网络神经芯片控制器分配地址;
所述第二互联网络用于接收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访问请求并进行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联网络为AXI-互联网络,所述第二互联网络为AXI-Stream互联网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二接口模块,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为AXI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为AXI-Stream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互联网络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互联网络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控制通路单元和第一数据通路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通路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全局数据信号;
所述第一数据通路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互联网络中存储器的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二互联网络的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内,以及获取所述第二互联网络的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内的第二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互联网络中的所述存储器的第二地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通路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状态寄存器,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寄存器用于配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通道描述符,所述第一控制状态寄存器包括第一配置寄存器和第一中断寄存器。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包括第二控制通路单元和第二数据通路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通路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的全局数据信号;
所述第二数据通路单元包括下行子模块和上行子模块;所述下行子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数据至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所述上行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运算处理获得的所述第二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通路单元包括IO Controller节点和第二控制状态寄存器;所述IO Controller节点用于控制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的全局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状态寄存器用于配置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控制器的通道描述符,所述第二控制状态寄存器包括第二配置寄存器和第二中断寄存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子模块包括:下行仲裁器状态机、下行FIFO、下行FIFO读出状态机以及Sender节点;所述下行仲裁器状态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互联网络的下行数据帧并传输至所述下行FIFO,所述下行FIFO用于暂存所述下行数据帧,所述下行FIFO读出状态机用于获取所述下行FIFO的下行数据帧并经过协议转换通过所述Sender节点发送至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
所述上行子模块包括:上行FIFO读模块、上行FIFO、上行FIFO写入状态机以及Receiver节点;所述上行FIFO写入状态机通过所述Receiver节点获取所述脉冲神经网络芯片输出的数据经过协议转换形成上行数据帧并写入所述上行FIFO,所述上行FIFO用于暂存所述上行数据帧,所述上行FIFO读模块用于从所述上行FIFO获取所述上行数据帧并送入所述第二互联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18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安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超声喷涂法制备CCM的喷涂治具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