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骑平衡车及其脚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77787.2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6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森;傅丹;胡新涛;周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骑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B62K25/04;B62K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21051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骑 平衡 及其 脚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平衡车的脚踏结构,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包括中部支撑部和设置在中部支撑部左右两侧的侧边支撑部,中部支撑部和侧边支撑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车轮的车轮安装腔,脚踏板固定在所述侧边支撑部上,且脚踏板位于车轮外侧。上述脚踏结构,脚踏板安装在侧边支撑部上,直接由侧边安装件支撑,侧边安装件作为车辆支撑骨架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且脚踏板可直接与侧边支撑部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等进行连接,不需要另外设置连接结构,整车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骑平衡车及其脚踏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独轮车、部分类似于独轮车的两轮无杆车由于其通常的骑行模式为站立式骑行,脚踏部置于外侧,车轮轴的轴线附近,原因在于,需要将用户重心保持在车轮轴线附近,才能更好的控制用户的平衡,前进或后退操作相对容易。若偏离轮轴轴线过多,则前进或后退操作对轮毂电机负荷较大,用户操作难度增加。
常规的两轮车及两轮有杆车(通过操作杆控制平衡车的转弯),其两车轮间距较大,脚踏部置于两轮之间车轮轴的上部。对于两车轮间距较小的两轮车,也常将踏板置于车轮外侧,其置于外侧的方式为:与外部延伸出的车轮轴固定,通过车轮轴承重。此种固定方式也决定了脚踏部的固定位置位于车轮轴轴线中心附近。一方面,将脚踏部设置在车轮轴轴线中心附近,离地高度较高,上车停车时用户双脚移动幅度较大,且在骑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需要紧急将脚触地控制稳定时,可能出现反应不及时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车轮轴承重,一般需要设置而外的连接结构加强车轮轴的强度,增加了整车结构的复杂程度。
此外,仅为坐姿骑行模式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用户骑行时脚部的舒适度,通过额外部件,将脚踏部单独延伸出车体,此方式增加整车结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平衡车的脚踏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脚踏安装结构,脚踏直接固定在支撑骨架上,不需要通过车轮轴固定,能够保证脚踏结构的安装强度;安装位置也不受车轮轴轴线中心附近限制;且脚踏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单独的、额外的固定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跨骑平衡车的脚踏结构,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包括中部支撑部和设置在中部支撑部左右两侧的侧边支撑部,中部支撑部和侧边支撑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车轮的车轮安装腔,脚踏板固定在所述侧边支撑部上,且脚踏板位于车轮外侧。上述脚踏结构,脚踏板安装在侧边支撑部上,直接由侧边安装件支撑,侧边安装件作为车辆支撑骨架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且脚踏板可直接与侧边支撑部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等进行连接,不需要另外设置连接结构,整车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侧边支撑部上设有靠近车轮轴中心设置的第一脚踏部,脚踏板安装在该第一脚踏部。将第一脚踏部设置在车轮轴中心附近,便于站姿骑行时的骑行控制。
作为优选,支撑骨架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分别设有向车辆前侧延伸的第二脚踏部。设置靠车体前侧的第二脚踏部,便于在坐姿骑行状态下用户搁脚,符合骑行者坐姿下的骑行姿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脚踏部为U型管结构。直接使用U形管结构作为第二脚踏部,结构简单,并且U型金属管结构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
作为优选,支撑骨架上设有与车轮连接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中部支撑部下方。设置减震机构减缓车轮运动过程中的震动,为骑行者提供更舒适的骑行体验。并且将减震结构设置在中部支撑部下方直接与车轮轴连接,安装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平衡车整车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中部支撑部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大于侧边支撑部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从而为减震机构提供足够的动作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和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安装在减震支架上,车轮震动带动减震支架转动挤压减震弹簧。通过将车轮震动转化为减震弹簧的伸缩运动,能够有效的起到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骑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骑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77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