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及连续采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51639.3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3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余洋;涂伟;孔进;李安宁;张学刚;徐魁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宁夏三源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5 | 代理人: | 邢芳丽 |
地址: | 753001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采煤 履带 驱动 异形 结构 行走 减速器 | ||
一种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及连续采煤机,属于采煤机技术领域,其中,所述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第三减速器,第一减速器和第三减速器设置在第二减速器的同一侧,且与第二减速器相互垂直,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三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的轴线相互垂直,以使第一减速器输入端的方向与履带长度方向一致,从而使得与第一减速器输入端相连的驱动电机位于履带上方,不会占用两条履带之间的空间,以为履带车上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进一步的提高了履带车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煤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及连续采煤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续采煤机履带行走驱动系统多采用马达加速器传动结构,适用于牵引力较小的履带车,马达减速器体是同轴式结构,长度较短,直接安装在履带驱动轮上,当牵引力增大后马达减速器驱动的结构已不再适用,只有通过变频电机加大速比的多级传动减速器的结构才能实现100吨级牵引力。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2011157964.9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和具有其的采煤机,该方案中,当减速器安装在履带驱动轮上后,由于减速器的输入端方向与履带长度方向垂直,使得与减速器输入端相连的驱动电机朝履带内侧延伸,会占用两条履带之间的空间,无法为履带车上其他部件的安装留出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将其安装在连续采煤机的履带驱动轮上后,不占用两履带之间的空间,为履带车上其他部件留出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履带车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续采煤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减速器、第二减速器、第三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三减速器设置在第二减速器的同一侧,且与第二减速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的轴线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速器包括第一箱体、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的圆锥齿轮副、高速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低速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圆锥齿轮副的输出端与高速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的通过联轴器连接,高速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输出端与所述低速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低速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速器包括第二箱体、设置在第二箱体内的两个大圆柱齿轮、一个小圆柱齿轮,所述两个大圆柱齿轮并排设置在小圆柱齿轮两侧,且大圆柱齿轮与小圆柱齿轮啮合连接,靠近第一减速器的大圆柱齿轮的轮轴与低速级行星齿轮传动副的太阳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靠近第三减速器的大圆柱齿轮的轮轴与第三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减速器包括第三箱体、设置在第三箱体内的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述一级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太阳轮与第二减速器的大圆柱齿轮的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密封件,通过密封件将第一减速器与第二减速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体。
一种连续采煤机,设置有所述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所述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连续采煤机履带车的履带驱动轮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连续采煤机履带驱动用异形结构行走减速器降低履带驱动轮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51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传送精确控制装置
- 下一篇:遮阳帘及蓄电池补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