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输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53223.0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9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枫;王一龙;余金树;焦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锐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2;B25J19/04;B25J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功能 输送 机器人 | ||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输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顶盖、储物柜和底座所连接组成;机器人本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视觉摄像机和激光雷达;顶盖的前侧凸设有一安装台,安装台上则还开设有与电控腔相连通的通线孔,视觉摄像机固定连接在安装台上;底座上开设有一道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位于底座的前侧,激光雷达固定连接在安装从槽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视觉摄像机和激光雷达,且一个位于顶盖上,而另一个位于底座上,使得本产品的识别范围更广,并分别依靠视觉摄像机来对人或物的运动情况进行识别,从而两者相互结合实现完善环境识别,使得机器人本体能够完美做到对障碍物的躲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输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流运输和配送效率的要求逐渐提高,单纯依靠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各场景物流配送的需要,因此,输送机器人应运而生;输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仓库、分拣中心、以及运输途中等场景的,主要完成装卸、搬运、存储、分拣和运输等相关工作;
而随着输送机器人设计的进步以及应用的扩展,输送机器人渐渐不止被应用于物流领域,同时也在逐渐进入餐饮和医疗等领域,在餐饮领域输送机器人能够代替服务生来完成餐品和餐具的配送,在医疗领域则能够代替医务人员对医疗器具进行配送;
但现有的输送机器人一般都只能根据设置的既定路线来运行,而不具备自主的避障功能,或者避障功能不够完善,往往只安装一个单独的雷达或者摄像机来对障碍物进行识别,因此导致现有的输送机器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输送机器人无法对障碍物进行准确识别而导致安全性较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输送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输送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由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顶盖、储物柜和底座所连接组成;
顶盖,所述顶盖内开设有电控腔,所述电控腔内固定连接有总控电路板;
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内开设有若干个单侧开口储物腔,所述储物柜上位于所述储物腔的开口处还可旋转设置有柜门;
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还设置有驱动所述机器人本体移动的滚轮组件;
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分别设置有视觉摄像机和激光雷达;所述顶盖的前侧凸设有一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则还开设有与所述电控腔相连通的通线孔,所述的视觉摄像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安装台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道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底座的前侧,所述的激光雷达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从槽的内壁上。
再进一步,所述视觉摄像机能够对机器人本体前方的物品或人体进行摄像和识别,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能够通过判断物或人的运动情况来进行避让;所述激光雷达能够对机器人本体前方和远处的物品或人体进行识别,并提前对要经过区域进行三维识别搭建,从而使得机器人本体能够结合数据库中的存储的输送环境进行对照,进而调整运输路线。
进一步,所述安装台前端设置有一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的视觉摄像机便固定贴合在所述的倾斜面上,而所述的安装槽则为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向内开设。
再进一步,由于所述的视觉摄像机安装在倾斜面上,因此所述视觉摄像机的识别区域是整体倾斜向下的,而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激光雷达的识别区域则是整体水平向前的,而这使得所述视觉摄像机和激光雷达的识别区域形成相互交错;并且由于视觉摄像机的识别区域是整体倾斜向下的,因此还能够对使用者在所述的储物柜内存取物品的操作进行识别和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锐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锐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3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