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7449.5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5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车门 防撞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车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所述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包括车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防撞梁、第二防撞梁、安装机构和连接固定机构,所述车门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在对防撞梁进行安装时,通过安装机构分别将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安装固定,方便了人们的操作;通过连接固定机构将连接杆与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进行安装固定,实现对车门的防撞梁的整体安装,无需在将防撞梁滑动紧贴安装在车门的内部,不会对车身造成一定的挤压形变,也方便人们对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车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也使用的日益广泛,其中新能源汽车车门中的防撞梁是用于减轻车身侧方碰撞的撞击力,用于保护车内的人员,现有的防撞梁在安装时,都是将一整个防撞梁安装在车门内部的,由于防撞梁是一个长条状的钢条,同时受安装空间大小的约束,人们只能将防撞梁滑动紧贴安装在车门的内部,会对车身造成一定的挤压形变,后通过螺栓固定在车门内部,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人们对防撞梁进行安装固定的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车门的防撞梁包括车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防撞梁、第二防撞梁、安装机构和连接固定机构,车门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槽、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和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定位块均一体式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对应第一定位块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滑动连接,第一螺栓孔均开设在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对应第一定位槽的位置,第一定位块对应第一螺栓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栓孔,第一定位槽和第二螺栓孔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机构滑动安装在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之间。
现有的防撞梁在安装时,都是将一整个防撞梁安装在车门内部的,由于防撞梁是一个长条状的钢条,同时受安装空间大小的约束,人们只能将防撞梁滑动紧贴安装在车门的内部,会对车身造成一定的挤压形变,后通过螺栓固定在车门内部,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
优选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紧密贴合滑动。实现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块均呈T型设置。对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进行限位的同时实现了对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的支撑。
优选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定位块一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对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方便人们控制安装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的位置。
优选的,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槽、连接杆、第二定位槽、第三螺栓孔、第四螺栓孔和第二固定螺栓,安装槽开设在第一防撞梁的一侧,安装槽的中部滑动安装有连接杆,第一防撞梁的一端以及第二防撞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连接杆与第二定位槽滑动连接,第三螺栓孔等距开设在连接杆的中部,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对应第三螺栓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螺栓孔,第四螺栓孔与第三螺栓孔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通过将连接杆滑进第二定位槽内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将连接杆与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进行安装固定,实现对车门的防撞梁的整体安装。
优选的,连接杆与第二定位槽均呈T型设置。对连接杆进行限位的同时实现了对连接杆的支撑。
优选的,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加强筋。提高了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浪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7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剪力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林业栽植起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