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4537.X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6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储锴;周峰;李湘平;王迪;欧阳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沐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8 | 代理人: | 陈志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用防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包括机器人外壳,所述机器人外壳的左侧、背面和右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机器人外壳的左侧、背面和右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机器人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人外壳、第一滑块、挡板、支撑架、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压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阻尼系统、箱门和气囊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往往采用在机器人的外部设置软性材质来起到缓冲的作用,例如橡胶板和海绵等,该方式防撞结构单一,导致防撞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用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机器人在现代化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部分机器人承担着运输的作用,在运输时,为了防止机器人因出现故障而与附近建筑发生碰撞而导致机器人损坏,所以需要防撞结构来保护机器人。
现有的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往往采用在机器人的外部设置软性材质来起到缓冲的作用,例如橡胶板和海绵等,该方式防撞结构单一,导致防撞效果差,因此需要对机器人用防撞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出现因防撞效果单一而导致防撞效果差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具备防撞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往往采用在机器人的外部设置软性材质来起到缓冲的作用,例如橡胶板和海绵等,该方式防撞结构单一,导致防撞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包括机器人外壳,所述机器人外壳的左侧、背面和右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机器人外壳的左侧、背面和右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机器人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和第三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靠近机器人外壳的一侧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机器人外壳铰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阻尼系统,所述机器人外壳的正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阻尼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和底部的铜管,所述铜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磁性小球,所述磁性小球通过支撑柱与机器人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外壳顶部的四周均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板,所述第一磁铁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板,所述第一磁铁板与第二磁铁板之间的磁极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靠近机器人外壳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机器人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靠近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挡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沐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沐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4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耕机用除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蝶式离心机减震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