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堆封装结构及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2882.1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7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巩建坡;徐兴豪;王芳芳;任士桐;刘勇志;陈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7 | 分类号: | H01M8/247;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士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装 结构 燃料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堆封装结构及燃料电池。电堆封装结构包括弹性连接组件和两个端板,其中两个端板分别位于电堆的两端;弹性连接组件连接两个端板,且弹性连接组件位于电堆的两侧,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弹性结构和长度调节结构,弹性结构第一端与其中一端板连接,弹性结构的第二端与长度调节结构的第一端连接,长度调节结构的第二端与另外一个端板连接。如此可有效的保证电堆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压力均匀和稳定调节,保证电堆性能的可靠稳定。长度调节结构的设置则可防止端板位移下移造成弹性结构不能有效的压缩,通过对长度调节结构的长度调节,则可保证电堆两侧的弹性连接组件受到的拉力均匀且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堆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双极板和膜电极是燃料电池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极板用于分配燃料、导电和支撑膜电极,膜电极是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双极板和膜电极堆叠并串联后组成燃料电池电堆。为了使燃料电池具有尽量小的接触电阻,就必须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气体扩散层被压缩,而燃料电池堆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启动和停机过程的温差较大,会引起燃料电池堆内各部件的热胀冷缩,材料的热胀冷缩最终会使得电堆的压紧力发生变化,从而对封装结构或电堆受力产生影响,这种变形会导致电堆气密和基本性能发生变化,影响电堆性能。
因此,亟需一种电堆封装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堆封装结构及燃料电池,能够根据电堆的压紧力的变化进行长度调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堆封装结构,用于封装燃料电池的电堆,包括:
两个端板,分别位于所述电堆的两端;
弹性连接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端板,且所述弹性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电堆的两侧,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弹性结构和长度调节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第一端与其中一所述端板连接,所述弹性结构的第二端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长度调节结构的第二端与另外一个所述端板连接。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壳体和弹性件,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所述弹性件的腔室,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壳体均与所述端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长度调节结构连接。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端板连接。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弹性件部分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确定弹性件变形长度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沿所述电堆高度方向呈一列设置。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螺套和第二螺栓,所述螺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结构连接,所述螺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端板通过第二螺栓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度调节结构还包括挂钩螺栓,所述挂钩螺栓的第一端与所述弹性结构连接,所述挂钩螺栓的第二端与所述螺套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
作为上述电堆封装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减重孔。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电堆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2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