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及驱动桥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86784.X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张波;李春光;刘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26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减速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及驱动桥,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包括壳体、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限位件;从动锥齿轮上靠近主动锥齿轮的一面形成一锥面、背离主动锥齿轮的一面形成一配合面,锥面上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齿;限位件穿接在壳体的侧壁并与壳体的侧壁固定配合,限位件的内侧端形成限位端,从动锥齿轮置于限位端和主动锥齿轮之间,限位端位于配合面的外侧以与配合面形成一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防止从动锥齿轮向着远离主动锥齿轮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在车辆处于低速、大扭矩状态时,防止从动锥齿轮在转动时发生较大幅度的偏摆,确保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能够较好的啮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及驱动桥。
背景技术
商用车辆的驱动桥一般包括桥壳以及安装在桥壳上的主减速器组件,主减速器是车辆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其一般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主动锥齿轮、安装在壳体内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车辆发动机的动力依次经由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差速器以及置于桥壳内的传动轴传递至车辆的轮端,为了适配差速器的安装,从动锥齿轮一般被设置为直径较大的圆盘,在其周缘设置的锥面上开设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齿,因此,从动锥齿轮的转动半径相对较大,在车辆低速、大扭矩行驶状态时,从动锥齿轮会出现偏摆,从而不能够较好的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影响动力传递效率,增大了车辆的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出一种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其能够避免从动锥齿轮发生较大幅度的偏摆,提升车辆的动力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二是提出一种驱动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包括壳体、穿接在壳体内且与壳体枢转配合的主动锥齿轮、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枢转配合的从动锥齿轮、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限位件;
从动锥齿轮上靠近主动锥齿轮的一面形成一锥面、背离主动锥齿轮的一面形成一配合面,锥面上设置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齿;
限位件穿接在壳体的侧壁并与壳体的侧壁固定配合,限位件的内侧端形成限位端,从动锥齿轮置于限位端和主动锥齿轮之间,限位端位于配合面的外侧以与配合面形成一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防止从动锥齿轮向着远离主动锥齿轮的方向移动。
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螺纹孔,限位件为一螺接在该螺纹孔内的止推螺栓,止推螺栓的延伸方向与从动锥齿轮的转轴轴线平行。
止推螺栓的内侧端面形成限位端,限位端与配合面之间形成一宽度为h的间隙,其中0.6mm≤h≤1.3mm。
宽度h为0.9mm。
止推螺栓的内侧端面为一中间部分向着配合面凸出的弧形面。
止推螺栓位于壳体侧壁外部的部分螺接有一防松螺母,该防松螺母抵顶在壳体侧壁的外表面。
止推螺栓的中心轴线与主动锥齿轮的中心轴线垂直且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驱动桥,包括上述的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固定一限位件,该限位件伸入到壳体内部,对应的,在从动锥齿轮上设置与限位件内侧端形成的限位端配合,组成一个限位机构,在车辆处于低速、大扭矩状态时,限位机构能够防止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接触的部分向着远离主动锥齿轮移动,从而防止从动锥齿轮在转动时发生较大幅度的偏摆,确保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能够较好的啮合,提升了车辆的动力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86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掉落结构的连铸机用导向段
- 下一篇:山地轨道磁力爬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