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42053.5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檀学广;孙伟涛;胡莹;龚小虎;王晴晴;朱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1/06;B64C2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05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田 地质 勘测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外侧的连接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支架,其中: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锁紧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内端与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端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板;所述支架的顶部与安装槽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该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方便防护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方便无人机在不同环境中的飞行,且便于对无人机进行支撑,方便摄像头或者雷达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地质勘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地质、地貌、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对这项工作造成影响,为了全面的了解地貌,通常需要用到无人机进行航空造作,因此在地质勘测中,无人机是常用到的工具;
现有技术背景下的无人机,要么缺少防护装置,要么防护装置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导致无人机负载过重,不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且缺少支撑缓冲装置,导致无人机下方的摄像机或者雷达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以便解决现有无人机,要么缺少防护装置,要么防护装置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导致无人机负载过重,不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且缺少支撑缓冲装置,导致无人机下方的摄像机或者雷达安装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外侧的连接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支架,其中:
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
所述连接杆的内端与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端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板;
所述支架的顶部与安装槽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孔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支杆和连接杆构成“Y”型结构,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左右对称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下方两侧,所述锁紧块与安装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结构设置,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导槽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导槽,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均呈弧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孔的螺纹连接,方便防撞板在无人机本体上的拆卸安装,从而方便无人机本体在不同环境中飞行,且便于调整无人机本体的配重,方便无人机本体的飞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2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筑抹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钻孔和攻牙一体的攻牙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