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壳体外壁立车减震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4812.8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2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华;王志建;杨湘华;朱序;赵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众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壳体 外壁 减震 加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备,具体是一种锥形壳体外壁立车减震加工工装,包括底盘,多个压板,与压板数目相等的六角螺钉,与压板数目相等的垫块,拉杆,十字架,紧固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立车加工中震刀,保证壁厚尺寸稳定性,加速生产进度。在粗车后,无需将本工装拆下,连同本工装一起进炉进行去应力时效,还能有效减少锥形壳体工件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备,具体是一种锥形壳体外壁立车减震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大型钛合金锥形壳体工件100,壁厚是重要重点尺寸。加工过程中,因为工件过高,总高超过1200mm+,加之壁厚薄,立车加工中震刀严重,导致壁厚超差。同时工件粗加工完后要进炉去应力时效,在去应力时效此过程中工件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工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形壳体外壁立车减震加工工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锥形壳体外壁立车减震加工工装,包括
底盘,在底盘上端面上、沿其圆周阵列N个主T型槽,主T型槽的一侧或两侧开设平行于它的副T型槽;在底盘下端面上、相邻两个主T型槽之间、沿径向直线阵列M个六角沉头孔,底盘的中心开设中心螺孔;N≥3;
C×N个压板,中部开设通孔,一端抵压在锥形壳体工件的下沿上;C为1-4任一整数;
与压板数目相等的六角螺钉,钉头插入主T型槽或副T型槽内或沉入六角沉头孔中,螺杆穿过压板上的通孔后螺接钉帽;
与压板数目相等的垫块,垫设在压板的非抵压端;
拉杆,包括杆体,靠近杆体上端开设外螺纹,杆体上端与非圆的止动段连为一体,杆体上端具有外螺纹的圆台连为一体,圆台上的外螺纹适于与中心螺孔螺接;
十字架,外接圆的直径大于等于锥形壳体工件的上沿的直径,中心开设容拉杆的杆体和止动段穿越的圆孔;
紧固螺母,与拉杆靠近上端的外螺纹螺接以拉紧十字架与底盘、紧固锥形壳体工件。
进一步地,靠近拉杆的下端开设扳手插槽。
进一步地,圆台与底盘螺接时,圆台的下端面不超出底盘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在铣削锥形壳体工件的铰座时,拆除对应处的压板、六角螺钉及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立车加工中震刀,保证壁厚尺寸稳定性,加速生产进度。在粗车后,无需将本工装拆下,连同本工装一起进炉进行去应力时效,还能有效减少锥形壳体工件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拟固定的锥形壳体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锥形壳体工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十字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锥形壳体外壁立车减震加工工装,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众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众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4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