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斑均匀的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3544.1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符世林;朱波;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33/58;H01L33/60;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斑 均匀 发光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斑均匀的发光二极管,其包括硅胶底座、透明封装支架、反射罩支架及发光芯片,所述硅胶底座设有反光杯结构,所述透明封装支架与硅胶底座之间设有台阶封装结构及散光涂层,所述透明封装支架设有防爆结构及聚光凸镜球面,所述硅胶底座设有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爆结构提高防爆效果,防止爆裂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加安全性;通过设置散热结构用于提高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通过设置菲涅尔齿纹结构组提高光线反射或折射效果,防止光线从侧面射出,结合反光杯结构及圆台形凹槽,使得出光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散光涂层用于提高光线从顶出出光时的散射覆盖率,提高均匀性,提高光照效果及光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斑均匀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以及还可以应用于 3D显示器的使用等,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专利号: CN202120865311.X公开的一种方便引脚折断的发光二极管,其无防爆结构,发光二极管使用时会因为产生高温而造成管体爆裂,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无散热结构,发光芯片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的堆积可能降低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光源质量,影响出光效果;上述专利号公开的发光二极管的引脚采用的是三角凹槽,三角凹槽的支撑刚性较差,焊接后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导致接触不良的情况出现;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反光效果较差,导致部分光源从侧面射出,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质量降低,且由于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多为从底座平面进行封装,导致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从底座漏出,产生底部和侧面漏光,影响光源质量,影响出光效果;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的顶部出光角度不均匀,覆盖率较低,存在部分区域无光线射出情况,光斑均匀性较低,出现区域光差的情况,即顶部部分区域有光线射出,部分区域无光线射出的情况,影响光照质量及效果,满足不了现有发光二极管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光斑均匀的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斑均匀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硅胶底座、透明封装支架、反射罩支架及发光芯片,所述透明封装支架设置在所述硅胶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反射罩支架设置在所述透明封装支架的外侧,所述硅胶底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反光杯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部及反光杯结构均设有反光膜,所述透明封装支架与硅胶底座之间设有台阶封装结构,所述透明封装支架设有防爆结构及聚光凸镜球面,所述透明封装支架与硅胶底座之间设有散光涂层,所述硅胶底座设有散热结构,所述发光芯片设有阳极金属引脚及阴极金属引脚,所述阳极金属引脚及阴极金属引脚均设有若干个折断槽,所述折断槽的开槽深度小于所述阳极金属引脚及阴极金属引脚的半径径直,所述折断槽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凹槽与硅胶底座之间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设有导热填充料。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硅胶底座还设有菲涅尔齿纹结构组,所述菲涅尔齿纹结构组设置在所述凹槽的的边缘外侧,所述菲涅尔齿纹结构组由多个齿纹构成,所述齿纹与齿纹之间设有相等间距。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膜的厚度为0.2-1mm,所述反光膜包括反光底膜及反光表膜,所述凹槽底部及反光杯结构均设有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深度为0.2-0.5mm,所述反光底膜涂抹在所述网状结构内,所述反光表膜设置在所述反光底膜上方并覆盖在所述网状结构的上表面上。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散热槽,多条所述散热槽设置在所述硅胶底座的外侧表面,所述散热槽的深度为0.5-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3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式排管电缆井
- 下一篇:汽车后门饰条加工用的定位检具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