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放装置及压铸线性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1056.1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8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肖炎兴;马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文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9/04 | 分类号: | B22D29/04;B22D17/20;B25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压铸 线性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取放装置及压铸线性机器人,该取放装置包括翻转机构、旋转机构和抓取机构,翻转机构,其包括翻转驱动件,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翻转承载件;旋转机构,其包括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件设于翻转承载件上;抓取机构,其转动设于翻转承载件上,且抓取机构连接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上。该取放装置采用原有的抓手机构,并增设翻转驱动件和旋转驱动件,通过翻转驱动件驱动抓手机构进行翻转,通过旋转驱动件驱动抓手机构进行旋转,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隔离防护相对简单,能适用于大部分形状的压铸产品需求;同时,软件控制程序只需增加翻转机旋转指令,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取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取放装置及压铸线性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压铸自动化生产中,部分产品因形状及尺寸的限制,线性机器人取件后抓手需做一定角度的旋转才能把工件从压铸机移出,从而避免产品与压铸机的哥林柱发生碰撞。同样地,部分产品放件时也需要完成一定角度的翻转才能保证利于下一工序的处理。目前行业内能完成上述动作的多为通用型关节机器人或伺服电机驱动的旋转抓手,硬件及软件配套成本高,操作复杂,故障率高,同时不能运用现有的抓手,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放装置及压铸线性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取放装置,包括:
翻转机构,其包括翻转驱动件,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翻转承载件;
旋转机构,其包括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件设于翻转承载件上;以及
抓取机构,其转动设于翻转承载件上,且抓取机构连接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翻转驱动件设于第一翻转连接件及第二翻转连接件上,翻转承载件铰装于第二翻转连接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翻转连接件及第二翻转连接件连接于移动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位于竖直方向上,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翻转驱动件及旋转驱动件采用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旋转驱动件设于在旋转承载件上,旋转承载件垂直设于翻转承载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抓取机构包括抓取件和旋转安装件,抓取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旋转安装件的一端与抓取件连接,旋转安装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翻转承载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抓取件上设置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抓取件为卡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铸线性机器人,包括如上述的取放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取放装置及压铸线性机器人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取放装置及压铸线性机器人,该取放装置采用原有的抓手机构,并增设翻转驱动件和旋转驱动件,通过翻转驱动件驱动抓手机构进行翻转,通过旋转驱动件驱动抓手机构进行旋转,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隔离防护相对简单,能适用于大部分形状的压铸产品需求;同时,软件控制程序只需增加翻转机旋转指令,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取放装置处于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取放装置处于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文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文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1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熔融除杂提纯装置
- 下一篇:仓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