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74107.X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安学慧;李光辉;祁同晖;庄士俊;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7/14;F01P7/16;F02N19/10;F01M5/0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丰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高温散热器、高温水泵、发动机本体机和高温节温器,高温水泵和发动机本体机设于高温小循环中,高温散热器设于高温大循环中;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低温散热器、低温水泵、传动箱和低温节温器,低温水泵和传动箱设于低温小循环中,低温散热器设于低温大循环中;还包括中冷器、机油冷却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第一控制阀控制高温冷却水流向发动机本体机或中冷器,第二控制阀控制低温冷却水流向中冷器或传动箱,第三控制阀控制机油冷却器和传动箱的水流通断。根据发动机运行模式,自动切换冷却模式,提高热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发动机在刚起动后需要经历热车阶段,热车时间越短越好,尤其是特殊用途车辆,在极限寒冷环境下,更是对热车过程有着严格的时间控制要求。另外,如何提升发动机在各负荷工况下的冷却效率也是发动机设计中经常面临的技术难题,一般来说,发动机采用高低温双路冷却循环系统,对于提升低温起动,缩短热车时间、提升冷却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但是,在具体设计冷却系统的过程中,会遇到如下问题:机油冷却器到底是布置在高温循环路径还是低温循环路径?若将机油冷却器布置在高温循环路径,因高温循环冷却液温度较高,为保证发动机高负荷情况下的可靠性,需要配置大流量、大体积机油冷却器,成本非常高,而且对高温水泵的扬程、功率等指标要求也很高。若将机油冷却器布置在低温循环路径,虽然低温冷却循环路径中的零部件较少,对低温水泵的扬程、功率增加小,但是在起动热车阶段,尤其是在极限低温环境下起动车辆,机油冷却器中的润滑油长时间得不到加热,热车时间加长,更是对有暖风需求的整车而言,采暖效果非常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缩短热车时间,提升发动机各负荷工况下的冷却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和低温冷却循环系统;
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高温散热器、高温水泵、发动机本体机和高温节温器,沿高温冷却水的流向,所述高温水泵和所述发动机本体机顺次串联于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的高温小循环中,所述高温散热器设于所述高温冷却循环系统的高温大循环中;
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低温散热器、低温水泵、传动箱和低温节温器,沿低温冷却水流向,所述低温水泵和所述传动箱串联于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的低温小循环中,所述低温散热器设于所述低温冷却循环系统的低温大循环中;
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中冷器、机油冷却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机油冷却器串联且所述中冷器位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上游,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水口与所述高温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本体机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中冷器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使冷却水由所述机油冷却器流向所述发动机本体机,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水口与所述低温水泵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中冷器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传动箱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进水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出水口与所述传动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传动箱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使冷却水由所述第二控制阀流向所述传动箱。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本体机的下游和所述高温水泵的上游之间设有驾驶舱暖风水路,所述驾驶舱暖风水路设有驾驶舱暖风机和暖风机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本体机的下游和所述高温水泵的上游之间设有燃油箱水路,所述燃油箱水路设有燃油箱和燃油箱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74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