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6203.2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梁运;纪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锐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9/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散热 三极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包括:壳体、散热板、记忆合金片、引脚、散热杆、绝缘导热杆,壳体的两侧端均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为铝合金材质,散热板整体为中空的半圆形板,其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记忆合金片,通过散热板不断受热,使记忆合金片产生形变向外侧突出,使散热板外周面呈现多个通风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散热杆,散热杆位于壳体外的端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换气孔,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三极管的封装结构多为密封包装,以至于工作时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及时的排出,导致热量集聚过多使三极管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极管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中会用到很多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现有三极管的封装结构多为密封包装,以至于工作时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及时的排出,导致热量集聚过多使三极管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三极管的封装结构多为密封包装,以至于工作时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及时的排出,导致热量集聚过多使三极管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包括:壳体、散热板、记忆合金片、引脚、散热杆、绝缘导热杆;
所述壳体的两侧端均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为铝合金材质,散热板整体为中空的半圆形板,其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记忆合金片,通过散热板不断受热,使记忆合金片产生形变向外侧突出,使散热板外周面呈现多个通风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散热杆,散热杆位于壳体外的端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换气孔,散热杆的另一端贯穿至壳体内部与绝缘支撑板连接,通过绝缘支撑板不断受到芯体的热辐射,散热杆与外界空气进行持续热交换,进而对芯体进行降温,所述绝缘支撑板的两侧端与绝缘导热杆连接,所述绝缘导热杆设有多根,分别朝向散热板的内壁呈溅射式延伸至相邻记忆合金片之间,所述绝缘导热杆之间、绝缘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芯体,芯体下端面为引脚,引脚贯穿壳体的底部并向下方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板与芯体之间留有间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杆与芯体之间留有间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记忆合金片至少设有两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杆至少设有两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三极管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导热杆不断持续集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散热板,使其不断受热,使记忆合金片产生形变向外侧突出,散热板外周面呈现多个通风孔,使芯体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降低了三极管工作时产生的温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支撑板不断受到芯体的热辐射,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杆,并经散热杆与外界空气进行持续热交换,进而对芯体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细节图。
图中标号:壳体1、散热板2、记忆合金片3、引脚4、芯体41、散热杆5、换气孔51、支撑板52、绝缘导热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锐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锐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6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