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6829.4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3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铭;沈谢林;瞿俊颖;吴剑坪;李峥崎;杨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2 | 分类号: | H01F27/22;H01F27/28;H01F27/30;H01F38/20;H01F41/00;H01F41/06;H01F41/08;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环形铁芯、设于环形铁芯上的绕组、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包括吸热段、放热段,所述吸热段具有与环形铁芯外壁相适配的形状,且吸热段的内侧面与环形铁芯外壁面贴合设置,所述放热段的一面与金属底板贴合设置,所述绕组由环形铁芯内圈穿过,并将环形铁芯及吸热段绕设于其内,以将吸热段压紧固定于环形铁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在吸热段的外侧面形成有朝内凹陷的压痕部,所述绕组绕设于压痕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铁芯的内壁设有朝外凹陷的凹槽部,一凹槽部与一压痕部位置相对应,使绕组绕设于凹槽部与压痕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部设有若干组且间隔布置,所述凹槽部设有若干组且间隔布置,绕组形成若干部分并分别绕设于对应的压痕部及凹槽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呈扁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设于热管的放热段上并与金属底板锁紧连接,以将热管的放热段压紧于金属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铁芯呈圆环柱状,热管的吸热段呈半圆弧结构,热管设有两组,两组热管在环形铁芯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组热管的吸热段分别对应贴设于环形铁芯的左右两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段由吸热段向下延伸进行弯折后横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于金属底板上并将环形铁芯及绕组罩设于内,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环氧树脂。
10.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取环形铁芯,环形铁芯的内侧开设有若干凹槽部;取热管,热管呈扁平管状结构,热管的吸热段内侧面贴设于环形铁芯外壁,吸热段的外侧面形成有若干压痕部;取漆包线于对应的各凹槽部及压痕部进行绕设形成绕组,绕组绕设的同时将热管与环形铁芯捆绑固定及定位;
步骤二,取金属底板,热管的放热段横向延伸且下表面贴合于金属底板上,取压紧板设于热管的放热段上并与金属底板锁紧连接,以将热管的放热段压紧于金属底板上;
步骤三,取穿心导线,穿心导线由环形铁芯的中部穿过,且穿心导线不与环形铁芯及绕组接触,对穿心导线进行临时定位;
步骤四,取壳体套设于金属底板上,并将环形铁芯、绕组、热管、穿心导线罩设于内,穿心导线两端延伸出壳体并形成一次接线端子P1、P2,形成绕组的漆包线两端延伸出壳体并形成二次接线端子S1、S2,往壳体内注入填充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凝固后固定环形铁芯、绕组、穿心导线并形成一整体结构,完成互感器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未经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68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