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以及供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7541.0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2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付天亮;崔巍;曳彦奇;邓想涛;郭泽宇;刘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9/46;C21D9/52;C21D11/00;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系统 梯度 分流 供水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包括一次均流罐(1)和二次均流罐(2),所述一次均流罐(1)和所述二次均流罐(2)均竖直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一次均流罐(1)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和第二进水管(5),所述第一进水管(4)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5)的正上方;所述一次均流罐(1)和所述二次均流罐(2)通过多根均流管连接,多根所述均流管沿所述一次均流罐(1)的轴向间隔设置;冷却水由第一进水管(4)或第二进水管(5)进入所述一次均流罐(1),经所述一次均流罐(1)均流后由多根所述均流管输送至所述二次均流罐(2)中;
所述二次均流罐(2)上设置有多根上分供水管(12)和多根下分供水管(13),多根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多根所述下分供水管(13)均沿所述二次均流罐(2)的轴向间隔设置;经所述二次均流罐(2)均流后的冷却水由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所述下分供水管(13)输送至板带材冷却设备的喷嘴;
所述第一进水管(4)、所述第二进水管(5)、所述均流管、所述上分供水管(12)以及所述下分供水管(13)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均流罐(1)包括第一罐体(14)和第一阻尼筒(15);
所述第一罐体(14)和所述第一阻尼筒(15)均为两端封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一阻尼筒(15)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14)内,所述第一阻尼筒(15)与所述第一罐体(14)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阻尼筒(15)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进水管(4)和所述第二进水管(5)均与所述第一阻尼筒(15)连通;
所述均流管的数量均为6,6根所述均流管均与所述第一罐体(14)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管、所述第一进水管(4)以及所述第二进水管(5)均水平设置;
所述均流管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中轴线与所述一次均流罐(1)的中心点的标高一致,所述第二进水管(5)的中轴线与位于最下方的两根均流管的中轴线的垂直连线的中点的标高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4)和所述第二进水管(5)的直径均为DN800~DN1200,所述均流管的直径均为DN300~DN400,所述一次均流罐(1)的直径为DN1000~DN1400。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均流罐(2)包括第二罐体(16)和第二阻尼筒(17);
所述第二罐体(16)和所述第二阻尼筒(17)均为两端封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二阻尼筒(17)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16)内,所述第二阻尼筒(17)与所述第二罐体(16)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阻尼筒(17)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多根所述均流管均与所述第二阻尼筒(17)连通;
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数量均为10,10根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10根所述下分供水管(13)均与所述第二罐体(16)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供水管(12)和所述下分供水管(13)均水平设置;
所述上分供水管(12)的中轴线与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上分供水管(12)的中轴线与所述均流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中轴线与所述均流管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梯度分流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供水管(12)与所述下分供水管(13)的直径均为DN125~DN250,所述二次均流罐(2)的直径为DN1000~DN1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75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迟交联堵水凝胶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替换铜液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