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解耦膜的控制臂液压衬套及汽车控制臂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6166.5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3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沈霄峰;张裕军;黄年兵;方炀宇;庞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4 | 分类号: | F16F13/14;B60G7/00;B60G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鼎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1 | 代理人: | 陈千楷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解耦膜 控制 液压 衬套 汽车 总成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带解耦膜的控制臂液压衬套及汽车控制臂总成,液压衬套包括外管、主簧、流道板、解耦膜与盖板,所述的主簧中部与外管的内壁面之间存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腔体,所述的液压腔体内安装有弧形条状结构的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的外壁面开设有至少一条通道,所述的通道上开设有流道孔,流道孔导通流道板的内侧与外侧,所述的解耦膜通过盖板安装在流道板的内壁面处,所述的解耦膜覆盖流道孔。增设解耦结构,使液压衬套兼具衰减大振幅振动以及高频振动低动刚度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解耦膜的控制臂液压衬套及汽车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控制臂作为汽车底盘悬架的重要结构部件,具有导向、支撑和传力的作用,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早期应用于控制臂上的衬套是纯橡胶结构,在前轮摆动时,不能提供大的阻尼来衰减前轮摆振。相关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控制臂总成”,申请(专利)号:CN201120270268.9,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衬套,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插入衬套中,所述插入端与衬套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衬套的内壁涂覆有吸震材料层。所述吸震材料层为硫化橡胶层。
后续行业发展,也有在控制臂衬套上采用液压衬套来实现衰减。液压衬套是在橡胶内部封装了一部分液体,用处和橡胶衬套一样,主要用在连接处。相关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径向型控制臂橡胶液压衬套”,申请(专利)号:CN201320034940.3,包括:外铝件,衬套和流道,外铝件为环形结构且包覆在衬套的外围,所述衬套从内到外依次为:内管,橡胶体和外圈,所述流道设置于内管和外圈之间,所述流道为径向式流道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液压衬套的阻尼峰值可达到60°以上,极大地增强了减震消噪效果,提高了悬架系统的NVH特性。普通的液压型控制臂衬套,在前轮摆动时,可以供大的阻尼来衰减前轮摆振和刹车抖动,但是在高频时会产生大的动刚度,声振粗糙度高,影响隔振性能。
普通的液压型控制臂衬套,在前轮摆动时,可以供大的阻尼来衰减前轮摆振和刹车抖动,但是在高频时会产生大的动刚度,声振粗糙度高,影响隔振性能。本申请的发明人意图对控制臂总成做进一步的改进,以调节在高频下的隔振性能。但控制臂所处的工况环境区别于发动机悬置等结构,其安装空间有限,也就意味着与控制臂连接的衬套尺寸较小。那么在尺寸较小的衬套上对其结构进一步改进就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解耦膜的控制臂液压衬套及汽车控制臂总成,增设解耦结构,使液压衬套兼具衰减大振幅振动以及高频振动低动刚度的性能。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解耦膜的控制臂液压衬套,包括外管、主簧、流道板、解耦膜与盖板,所述的主簧中部与外管的内壁面之间存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腔体,所述的液压腔体内安装有弧形条状结构的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的外壁面开设有至少一条通道,所述的通道上开设有流道孔,流道孔导通流道板的内侧与外侧,所述的解耦膜通过盖板安装在流道板的内壁面处,所述的解耦膜覆盖流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在主簧与外管之间布设两个液压腔体,在大振幅下吸收外界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性。本申请进一步在液压腔体内布设了流道板,流道板将原成一整体的液压腔体进行分隔。在本申请中,由外管与主簧的结构限制,其液压腔体是成圆弧段状结构的,那么设置弧形条状结构的流道板是合理将液压腔体分隔。本申请在通道上开设导通流道板的内侧与外侧流道孔,流道孔处覆盖解耦膜,使得位于中部的流体能够通过解耦膜后在流道板的两侧流动。具体是在小振幅、高频率的工况下,流体会通过解耦膜流动,解决了液压衬套在高频动态下减震效果不良的问题。本申请在液压衬套中增加解耦结构,使液压衬套兼具衰减大振幅振动以及高频振动低动刚度的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流道板的内壁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解耦膜嵌设在安装槽内。所述的安装槽与流道孔相对应,因此安装在流道板内的解耦膜覆盖流道孔。本申请在液压衬套空间小的无法布置解耦膜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解决了该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6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