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9035.4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珂;戈烨铭;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8 | 分类号: | C23F1/18;C23F1/26;C23F11/04;H01L21/3213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江霞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电路 用铜钛 蚀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
5-20%过硫酸盐、0.1-2%的含氟化合物、1-10%的无机酸、0.3-3%缓蚀剂、0.1-3%的含氯化合物、0.1-2%磷酸盐,余量为水:
缓蚀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将甲苯加入反应釜中,接着加入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氮气保护下,滴加氯化亚砜,升温至40-60℃,搅拌反应6-8h,冷却至室温,加入封端剂,搅拌后加入吡啶,氮气保护下,升温至回流反应4-6h,得到缓蚀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甲苯、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氯化亚砜、封端剂和吡啶的质量比为100-150:5-10:3-5:5-10:0.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将柠檬酸和二乙醇胺混合后,加入对甲苯磺酸,升温至118℃后,真空度为0.06-0.65MPa,搅拌反应6-8h,得到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柠檬酸和二乙醇胺的摩尔比为3: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柠檬酸和二乙醇胺质量和的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封端剂通过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S2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下加入对氨基苯磺酸,质量分数30%的盐酸溶液,用冷却装置冷却至0℃,控制温度0-5℃,缓慢加入亚硝酸酸钠溶液,保温搅拌1h,得到混合液a;
步骤S22、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下加入苯胺和混合液a,同时用质量分数15%醋酸钠溶液调节pH至为4.5-5.0,之后升温至20-25℃,搅拌24h,降温至5℃以下,过滤,滤饼干燥,得到封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去离子水、对氨基苯磺酸、盐酸溶液和亚硝酸酸钠溶液的用量比为300-320mL:46.2g:35mL:35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亚硝酸酸钠溶液由亚硝酸钠和去离子水按照18.5g:35mL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去离子水、苯胺和混合液a的用量比为200mL:25.2g:300-320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其特征在于,含氟化合物为氟化铵、氟化钠、氟化钾、氢氟化铵、氢氟化钠、氢氟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比例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过硫酸盐、含氟化合物、无机酸、缓蚀剂、含氯化合物、磷酸盐和水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并通入过滤器2次以上,得到集成电路用铜钛蚀刻液体,过滤器中的滤膜孔径为0.03-0.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90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