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固化地基作用的珊瑚砂旋孔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64546.0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9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博;徐学勇;陆林凤;倪卫达;王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7/02;E21B33/13;E21B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 | 代理人: | 殷兴旺;王俊超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固化 地基 作用 珊瑚 砂旋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固化地基作用的珊瑚砂旋孔装置及方法,属于珊瑚砂打孔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固化地基作用的珊瑚砂旋孔装置,包括车架和架体,所述车架上设有可自由升降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旋孔的旋扩筒,所述旋扩筒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片;还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贴合在珊瑚砂地面上,所述空心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内壁固定连接有拨动板;在旋孔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的转动筒和传送带的配合,实现将旋孔产生的珊瑚砂输送到其他地方,防止大量堆积在孔口,压塌孔口,同时,还通过转动的转动筒,实现控制移动平台的升降,进而进行向下旋孔作业和向上取出螺旋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珊瑚砂打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固化地基作用的珊瑚砂旋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海上建筑物在规划和建设中,然而由于岛礁主要是由于生物成因形成的珊瑚礁,下部为较为坚硬的生物礁灰岩,而上部为覆盖层相对较浅、活动性较强的珊瑚砂和珊瑚角砾,在风浪流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移动和迁移。
所以,在岛礁上建设建筑物是,需要事先在珊瑚砂上旋孔,用作地基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珊瑚砂打孔装置,都是采用锤击打入钢管桩的方式进行,由于珊瑚砂是脆性的,在外力作用下,颗粒容易破碎,会造成珊瑚砂颗粒大量破碎,进而严重影响珊瑚砂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珊瑚砂颗粒大量破碎影响珊瑚砂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固化地基作用的珊瑚砂旋孔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固化地基作用的珊瑚砂旋孔装置,包括车架和架体,所述车架上设有可自由升降的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旋孔的旋扩筒,所述旋扩筒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片;还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贴合在珊瑚砂地面上,所述空心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内壁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所述空心筒侧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转动筒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的齿环;所述架体贴合在珊瑚砂地面上,架体上设有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的传送带,所述空心筒底部设有漏孔,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漏孔底部;所述空心筒侧壁还设有通过转动筒的转动控制移动平台上下移动的控制机构。
为了驱动传送带移动,优选的,所述架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传送带连接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漏孔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所述架体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与第四转轴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七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通过棘轮组件相连接。
为了驱动移动平台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五转轴和螺纹杆,所述第五转轴转动连接在空心筒侧壁,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齿环啮合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所述螺纹杆与第五转轴之间通过第二皮带相连接,所述移动平台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为了防止第二皮带松动,优选的,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在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与第二皮带相贴。
在旋孔完成后,为了实现向孔内输送溶液,防止坍塌,优选的,还包括储液罐和水泵,所述储液罐和水泵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移动平台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旋扩筒固定在第一转轴底部,所述第一转轴和旋扩筒内均设有导流孔,所述第一转轴顶部设有与导流孔相连通的旋转接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旋转接头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接。
在旋孔的时候,为了防止导流孔堵塞,优选的,所述导流孔的出口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导流孔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转动板之间通过拉簧相连接。
为了实现防止溶液沉淀,对溶液进行搅拌,优选的,所述储液罐内转动连接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位于储液罐内,所述第六转轴延伸出储液罐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4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