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2188.X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一;毛润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C04B35/495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张文莉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子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陶瓷材料(Basubgt;0.85/subgt;Casubgt;0.15/subgt;)(Tisubgt;0.90/subgt;Zrsubgt;0.10/subgt;)Osubgt;3/subgt;+x Ysupgt;3+/supgt;+x Nbsupgt;5+/supgt;;0x≤0.2mol%,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碳酸钡、碳酸钙、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钇和五氧化二铌作为原材料;S2:将原材料进行烘干并称重;S3:将干燥后的原材料在乙醇中与ZrOsubgt;2/subgt;球一起球磨;S4:将干燥后的粉末再一次进行干燥,然后进行预煅烧;S5:将得到的粉末在20MPa下压成直径12毫米,厚度1.1毫米的圆盘;S6:使用石蜡作为粘结剂,粘结剂燃烧后,将样品放在1400℃空气中烧结4小时即得。通过两种元素掺杂,烧结后在陶瓷内生成了具有良好铁电性和铁磁性的双钙钛矿结构Basubgt;2/subgt;YNbOsubgt;6/subgt;物相,使该陶瓷材料获得了良好的压电性和居里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铅压电材料如K0.5Na0.5NbO3(KNN)-、Bi0.5Na0.5TiO3(BNT)-、BaTiO3(BT)-基陶瓷成为研究热点。在现有的陶瓷体系中,BCZT陶瓷是一种典型的BT基无铅压电陶瓷。由于其相对较高的压电常数、较低的损耗、中等的介电常数和较高的密度,被广泛认为是无铅压电陶瓷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目前的性能还不足以完全取代铅基压电陶瓷的实际应用。为了取代铅基压电陶瓷,提高压电性能迫在眉睫。提高BCZT陶瓷压电性能的方法有很多,如化合物引入和元素掺杂[7]。例如在BCZT中引入新的钙钛矿相(BNT)会导致晶格畸变并改善陶瓷的压电性能(例如d33=450p.m./V),但居里温度从82℃下降到约70℃。元素掺杂也可以改善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但会降低其居里温度[10-14]。例如,BCZT-xTm3+陶瓷在x=0.5%(d33=532pC/N)时获得了较优异的压电性。但其居里温度仅为74℃,远低于纯BCZT陶瓷(Tc=85℃)。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由以下化学式表示:
(Ba0.85Ca0.15)(Ti0.90Zr0.10)O3+x Y3++x Nb5+;
其中,x为原子百分比,0x≤0.2mo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碳酸钡、碳酸钙、二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钇和五氧化铌作为原材料;
S2:将原材料进行烘干并称重;
S3:将干燥后的原材料在乙醇中与ZrO2球一起球磨;
S4:将干燥后的粉末再一次进行干燥,然后进行预煅烧;
S5:将得到的粉末在20MPa下压成直径12毫米,厚度1.1毫米的圆盘;
S6:使用石蜡作为粘结剂,粘结剂燃烧后,将样品放在1400℃空气中烧结4小时即得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S2中烘干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2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