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囊导管内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制作工装和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49044.0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8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满馨;王震;李志刚;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路雪梅 |
地址: | 201208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制作 工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内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制作工装和球囊导管。球囊导管内腔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的内壁与内套管的外壁围合形成充盈管腔,内套管的内腔形成器械管腔,且外套管的部分通过挤压后局部外扩,形成凸起充盈管腔,实现了充盈管腔的局部扩大,当应用于球囊导管时,可使得球囊充盈更加迅速,临床操作较为简单,提高了临床手术的效率,同时也可使得球囊泄压更为迅速,减小了泄压困难的风险发生,增加了临床手术的安全性。由于充盈管腔的局部扩大是通过挤压后形成的,则挤压部分的整体硬度增加,推送性能更佳,使球囊导管更顺利地达到目标血管位置,还可以避免通过减小器械管腔而造成器械通过性不佳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球囊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导管内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制作工装和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介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保护血管远端是目前介入医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而各类球囊导管的出现便为临床介入手术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例如,封堵球囊导管使用时在高级医学影像设备的监测下,通过经皮穿刺置入动脉鞘,辅助取栓器械到达血管血栓近端,通过球囊膨胀使其贴附于血管壁,形成局部封堵,在外部负压作用下,将取栓器械和血栓吸附进导管的内腔,然后通过球囊的收缩,回撤球囊导引导管,将血栓带出人体以达到血流重建的目的。那么,许多带球囊导管的球囊充盈及泄压性能就尤为重要了,尤其是双腔球囊导管。
现有的双腔球囊导管为双腔管体设计,双腔管体包括器械管腔和充盈管腔,器械通过器械管腔进入目标血管病变位置,充盈管腔作为充盈球囊通道以实现充泄球囊的目的。由于双腔球囊导管在设计中既要保证器械管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通过器械,同时也要保证充盈管腔能有效满足球囊的充泄要求,故相比单腔球囊导管,双腔球囊导管的充盈腔较小,对充泄压操作要求较高,存在充盈缓慢、泄压困难的情况,且临床操作更为繁琐。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内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制作工装和球囊导管,以解决目前双腔球囊导管存在的充盈腔较小,对充泄压操作要求较高,存在充盈缓慢、泄压困难的情况,且临床操作更为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囊导管内腔结构,所述球囊导管内腔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外侧,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壁围合形成充盈管腔,所述内套管的内腔形成器械管腔;
所述外套管部分通过挤压后局部外扩,形成凸起充盈管腔。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的挤压部分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在所述第一视角下,所述外套管外扩形成所述凸起充盈管腔,在所述第二视角下,所述外套管凹陷并抵触于所述内套管,形成闭合充盈管腔。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的挤压部分的长度为8-10mm。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的材质为嵌段聚醚酰胺树脂或尼龙,所述外套管的内径为2.55-2.65mm,壁厚为0.06-0.15mm;
所述内套管为三层结构的编织管,由内向外依次为聚四氟乙烯层、不锈钢丝编织层和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层,所述内套管的内径为1.00-2.20mm,壁厚为0.2-0.5mm。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球囊导管内腔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外套管和内套管;
步骤二,对外套管的远端部分进行挤压处理,使得外套管的远端部分局部外扩形成凸起充盈管腔。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挤压处理为热压处理,热压处理的温度为20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9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