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液组合、二次注液的方法、锂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29523.6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5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丁友停;孙文坡;谢添;玉朝琛;李帅龙;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6 | 分类号: | H01M10/0566;H01M10/0567;H01M10/0569;H01M10/0525;H01M50/60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 地址: | 3325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组合 二次 方法 电池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注液的电解液组合,包括第一电解液和第二电解液;所述第一电解液中含有1‑2.5wt%的碳酸亚乙烯酯、0.1‑3wt%双氟磺酰亚胺锂、5‑15wt%的六氟磷酸锂、0.01‑5wt%的正极成膜添加剂、0.01‑5wt%负极成膜添加剂、1‑10wt%的含氟溶剂以及余量的非水有机溶剂。本发明通过控制一注VC的用量、LIFSI的用量、含氟溶剂的加注、正极成膜助剂的添加,可避免首次DCR过高、循环DCR增长速度过快、长循环衰减明显和跳水的问题,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核心创新点在于:一注中采用了低浓度VC、含氟溶剂协同解决产气的问题,通过低浓度LIFSI和低浓度VC配合解决了低浓度VC导致的DCR衰减过快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二次注液的方法和锂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液组合、二次注液的方法、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本项目的基础要求为:采用LIFSI作为锂盐的一部分,利用LIFSI本身的电导率等方面的优势,用于铁锂正极体系。同时,本项目需要采用VC(碳酸亚乙烯酯)作为添加剂保证铁锂正极体系的能够接受的循环性能、DCR增长等。
常规的一次注液得到的含LIFSI、VC的磷酸铁锂电池的长循环性能、DCR等并不符合本项目的预期,需要对这两项主要性能做进一步的优化。
在D1(CN115172654A,一种补锂负极极片和二次电池)中记载,该案通过负极补锂,实现了常规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首效,DCR,容量保持率都有很大提升;该案通过精确的负极补锂量的控制,实现上述性能,具体来说,所述补锂负极极片满足以下关系式:
0.13≤[[(1000*C/5)0.5]*[(D50)0.5]*(2+0.25B)]/(2.4-P)≤5.45;
其中,1000*C代表补锂的锂元素的面密度,单位g/cm2;
其中,D50代表负极活性材料累计粒径百分数达到50%时对应的粒径,单位μm;
其中,P代表负极极片的孔隙率,单位%;
其中,B代表负极活性材料的比表面积,单位m2/g。
在D2(CN114006133A一种叠片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中记载,该案通过二次注液,解决循环跳水的问题,具体来说:
一种叠片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所述注液方法包括一次注液以及二次注液,所述一次注液与二次注液的质量比为80%-88%:12%-20%,于所述二次注液之前,叠片软包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温老化;
所述一次注液与二次注液的质量比为85%:15%;
所述一次注液以及二次注液的电解液包括11-12%六氟磷酸锂,21.9-25.8%碳酸乙烯酯,21.9-25.8%碳酸甲乙酯,21.9-25.8%碳酸二乙酯,7.3-8.6%碳酸二甲酯以及2-15%碳酸亚乙烯酯;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注液的电解液中还包括1%硫酸亚乙烯酯;
其结论为:当一次注液比例越高时,全电池的首效越低,表明全电池在化成阶段形成SEI膜消耗的活性锂更多,生成的SEI膜厚度越大。直流内阻测试结果显示,随着一次注液量的增加,直流内阻呈现正相关性,也与前面首效相对应,SEI膜厚度大的电池直流内阻高。常温循环性能随着动力学性能的提升也在逐渐变好。
在我们的后续实验中证实,如果简单的将D1和D2综合,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9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