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与气吹组合的双链式精密排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3204.X | 申请日: | 202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彩;刘凌宇;程修沛;王宪良;耿端阳;魏忠彩;刘明昊;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G01V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电 传感器 组合 链式 精密 装置 | ||
1.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与气吹组合的双链式精密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精量排种装置主要由机架(1)、种箱(2)、排种组合体、检补排装置、带传动机构(15)、电机(16)、输气管(17)和排种管(18)构成;所述机架(1)由机架前梁(101)、机架后梁(102)、机架左梁(103)、机架右梁(104)、机架左前侧种箱支撑杆(105)、机架右前侧种箱支撑杆(106)、机架左后侧种箱支撑杆(107)、机架右后侧种箱支撑杆(108)、左电机固定筒(109)和右电机固定筒(110)组成;机架前梁(101)、机架后梁(102)、机架左梁(103)与机架右梁(104)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组成“口”字框型结构;机架左前侧种箱支撑杆(105)竖直固接在机架前梁(101)与机架左梁(103)上,机架右前侧种箱支撑杆(106)竖直固接在机架前梁(101)与机架右梁(104)上,机架左后侧种箱支撑杆(107)竖直固接在机架后梁(102)与机架左梁(103)上,机架右后侧种箱支撑杆(107)竖直固接在机架后梁(102)与机架右梁(104)上,机架左前侧种箱支撑杆(105)、机架左后侧种箱支撑杆(107)与机架右前侧种箱支撑杆(106)、机架右后侧种箱支撑板(108)左右对称,机架左前侧种箱支撑杆(105)、机架右前侧种箱支撑杆(106)与机架左后侧种箱支撑杆(107)、机架右后侧种箱支撑板(108)前后对称;左电机固定筒(109)和右电机固定筒(110)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柱筒,竖直固接在机架前梁上并且左右对称;所述种箱(2)由种箱前挡板(201)、种箱后挡板(202)、种箱左挡板(203)、种箱右挡板(204)、隔种板(205)、左挡板(206)、右挡板(207)组成,种箱前挡板(201)与种箱后挡板(202)前后对称并垂直于地面,种箱左挡板(203)与种箱右挡板(204)左右对称并垂直于地面;左挡板(206)和右挡板(207)左右对称并与地面倾斜一定角度;种箱前挡板(201)、种箱后挡板(202)、种箱左挡板(203)和种箱右挡板(204)固接在一起,形成上下中空的箱体;种箱前挡板(201)、种箱后挡板(202)、左挡板(206)、右挡板(207)固接在一起,形成上下中空的凸台;隔种板(205)为“凸”形曲板,前后低中间高,位于在箱体的中心底部位置,隔种板(205)板边与左挡板(206)、右挡板(207)内表面相交,与种箱前挡板(201)、种箱后挡板(202)内表面留有矩形空间,隔种板(205)同时开有圆形补种口(208),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补种口(2081)、第二补种口(2082)、第三补种口(2083),三个补种口均垂直于地面并贯穿隔种板(205),隔种板(205)下表面与种箱前挡板(201)和种箱后挡板(202)的下表面重合,隔种板(205)的高度低于箱体;左中挡板(206)上表面与种箱左挡板(203)下表面重合,右中挡板(207)上表面与种箱右挡板(204)下表面重合;种箱前挡板(201)、种箱后挡板(202)、种箱左挡板(203)与种箱右挡板(204)通过焊接固定在机架左前侧种箱支撑杆(105)、机架右前侧种箱支撑杆(106)、机架左后侧种箱支撑杆(107)、机架右后侧种箱支撑杆(108)上;
所述排种组合体由单元安装板(3)、前透明罩壳(4)、后透明罩壳(5)、微控制器(6)和四个排种单元构成;所述单元安装板(3)由下底板(301)、左侧挡板(302)、右侧挡板(303)和微控制器固定板(304)组成,下底板(301)外边缘为矩形,与地面保持水平,横向均匀分布着四个漏空的直槽口,左侧挡板(302)和右侧挡板(303)竖直固接在下底板(301)上,左侧挡板(302)和右侧挡板(303)的下底面与下底板(301)上表面重合,左侧挡板(302)和右侧挡板(303)左右对称,微控制器固定板(304)竖直固接在下底板(301)上,微控制器固定板(304)上表面与下底板(301)下表面重合,微控制器固定板(304)后表面与下底板(301)后表面重合位于中心位置,左侧挡板(302)、右侧挡板(303)分别固接在机架左前侧种箱支撑杆(105)、机架右前侧种箱支撑杆(106)、机架左后侧种箱支撑杆(107)、机架右后侧种箱支撑杆(108)上,使得单元安装板(3)上表面与种箱(2)下表面平行;所述前透明罩壳(4)由上顶板(401)、前挡板(402)组成,上顶板(401)和前挡板(402)垂直固接,前透明罩壳(4)竖直固接在单元安装板(3)上,前挡板(402)的下表面与单元安装板(3)的上表面重合,前挡板(402)的右表面与单元安装板(3)的右表面重合,前挡板(402)的前表面与单元安装板(3)的前表面重合;所述后透明罩壳(5)由上顶板(501)、后挡板(502)组成,上顶板(501)和后挡板(502)垂直固接,前透明罩壳(5)竖直固接在单元安装板(3)上,前挡板(502)的下表面与单元安装板(3)的上表面重合,前挡板(502)的右表面与单元安装板(3)的右表面重合,前挡板(502)的后表面与单元安装板(3)的后表面重合;所述微控制器(6)平行固接在微控制器固定板(304)上,微控制器(6)的下表面与微控制器固定板(304)的前表面重合,微控制器(6)安装在微控制器固定板(304)的中心位置;
所述排种单元由链槽(7)、链轮(8)、透明挡板(9)和链条(10)组成,从左到右共有四个,依次安装在单元安装板(3)的四个漏空的直槽口中,所述链槽(7)整体呈上表面封闭,下表面镂空的直槽筒状,在链槽(7)上开有传送链槽(701)、链轴槽(702)、链轮槽(703)、矩形孔(704)、补种圆孔(705)和转动圆槽(706),传送链槽(701)绕链槽(7)外壁一圈水平分布,宽度不贯穿链槽(7)外壁,高度低于链槽(7)外壁,链轴槽(702)绕链槽(7)外壁一圈水平分布,链轴槽(702)高度高于传送链槽(701),宽度窄于传送链槽(701),链轮槽(703)开在链槽(7)前半圆壁且贯穿,高度低于传送链槽(701)高度,矩形孔(704)开在链槽(7)竖直外壁上,三个均匀分布且贯穿,分别为第一矩形孔(7041)、第二矩形孔(7042)、第三矩形孔(7043),传送链槽(701)、链轴槽(702)、链轮槽(703)和矩形孔(704)的水平中心面重合,传送链槽(701)和链轴槽(702)的截面竖直中心线重合,补种圆孔(705)开在链槽(7)上壁板且贯穿,补种圆孔(705)与链槽(7)的左竖直壁内表面相切,转动圆槽(706)开在链槽(7)上壁板的下表面未贯穿;所述链轮(8)由链轮盘(801)与链轮轴(802)组成,链轮盘(801)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链轮槽(703)上表面、下表面重合,链轮轴(802)与转动圆槽(706)同轴心且上表面重合;所述透明挡板(9)为矩形,按照工作需求安装在矩形孔(704)上;所述链条由链节(10)由链节1(101)和链节2(102)连接组成直槽状,链节1(101)的左右链轴长于链节1(101)上下表面且上下对称,链节2(102)在左右链轴一侧固接拨种板,播种板垂直于水平面向外延伸至链节2(102)外表面,链条中的链轴上下表面分别与链轴槽(702)上下表面重合,且链轴外表面与链轴槽(702)左右表面相切并沿链轴槽(702)进行滑动;
所述检补排装置由固定架(11)、导种管(12)、光电传感器(13)、进气管(14)和电控阀组成,固定架(11)成“T”字形,上表面固接在链槽(7)上壁板的下表面,在水平杆中心位置开有第一气吹口(1101)、第一气吹口(1101)右侧开有第二气吹口(1102),第二气吹口(1102)向左侧延伸出一定长度的圆管,两个气吹孔洞内部置有电控阀,电控阀分别与微控制器(6)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导种管(12)整体呈“T”字形管状,上端口为圆形管与隔种板(205)补种口重合,左端口为矩形管,安装时与第二矩形孔(7042)重合,右端口为圆形管与第一气吹口(1101)重合;所述光电传感器(13)安装在固定架(11)上,与第一气吹口(1101)、第二气吹口(110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光电传感器(13)位于第一气吹口(1101)左侧,光电传感器(13)感应端口对准第一矩形孔(7041);所述进气管(14)共有前端口(1401)、后端口(1402)、下端口(1403)三个端口,前端口(1401)与第一气吹口(1101)右侧重合,后端口(1402)与第二气吹口(1102)右侧重合;
所述带传动机构(15)由一条三角带(1501)和两个带轮(1502)组成,三角带(1501)和带轮(1502)配合使用,带轮(1502)分别固接在相隔两个链轮轴(802)上,带轮(1502)与链轮轴(802)同轴心;
所述电机(16)共有两个,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至中间两个链轮轴(802)上,同时将两电机固定在左电机固定筒(109)和右电机固定筒(110)中,电机通过电线和电机控制器与微控制器(6)连接;
所述输气管(17)整体为管状,设有一个进气口,三个出气口,进气口连接外部气吹装置,三个出气口分别与排种组合体的三个进气管(14)的下端口(1403)重合固接;所述排种管(18)为直角圆筒状,竖直固接在链槽(7)上,排种管(18)右端口外接于第三矩形孔(70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32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