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基因LvAK1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55065.6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张晓军;黄永强;游小艇;杨小强;马鸿媚;翁蓁洲;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54 | 分类号: | C12N15/54;C12N9/12;C12Q1/6888;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02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凡纳滨 对虾 精氨酸 激酶 基因 lvak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基因
背景技术
凡纳滨对虾(
随着经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凡纳滨对虾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商品虾规格小、个体生长差异大等问题持续凸显,对养殖过程中的监控和对优良种质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长期以来,缺少合适的方法来检测养殖过程中对虾的生长状态,相较于传统的养殖和遗传选育方法,分子标记辅助监测和遗传选育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以用于对虾生产实践。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 EC 2.7.3.3)属于磷酸原激酶家族中重要成员,是无脊椎动物中能量代谢调控过程中的关键酶,广泛分布于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虾、蟹及软体动物中。AK起着类似于脊椎动物中肌酸激酶(Creafine kinase, CK)的作用,当机体需要ATP时,磷酸肌酸中的高能磷酸键在CK的作用下被转移形成ATP;在机体的ATP达到饱和时,CK催化合成磷酸肌酸,贮存能量。而无脊椎动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是磷酸精氨酸(Arginine phosphate),AK通过催化磷酸精氨酸使高能磷酸键被转移至ADP生产出ATP作为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或在细胞能量需求较低时将过剩的能量储存起来。因此AK是极为有效的能量缓冲系统,在无脊椎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的研究表明,能量代谢在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的适应外界环境、生长和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日本对虾的AK基因在缺氧条件下上调[1];中华绒鳌蟹在长期低浓度重金属属(Cd2+)暴露后,精氨酸激酶含量下调[2]。在我们的近期研究中发现热胁迫后肌肉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精氨酸激酶基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未经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5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