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开胃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5659.0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力飞;刘常青;张旭倩;罗俊;刘乡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泽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4 | 分类号: | A23L2/04;A23L2/08;A23L2/52;A23L2/60;A23L2/7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胃 植物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脾开胃植物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山楂麦芽复方膜浓缩液5‑7份、低聚果糖18‑22份、银耳浆28‑32份和纯化水39‑49份;其中,山楂麦芽复方膜浓缩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余甘子24‑26份、山楂24‑26份、麦芽22‑25份、白扁豆8‑12份、橘皮6‑8份、鸡内金4‑6份和沙棘4‑5份。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原料;(2)依次进行投料、预混浓配、瞬时灭菌、总混定容、加热控温过滤、内包、检漏、外包、检验和入库,即得成品。本发明植物饮料具有健脾开胃,消食积,调节肠道,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适用于多种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健脾开胃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机体后天获取能量的来源。摄入的食物进入胃后,其中的精气就会向上注入到肺中,而剩下的糟粕就继续留在胃中。
同时,现代社会资源丰富,会导致机体摄入饮食过剩,胃为水谷气血之海,难以升清,会引起全身清气不足、正气虚弱。所以应当常健脾胃,保养躯体。
目前,我国饮料行业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健康型饮料的占比不断上升,碳酸饮料的份额呈下降趋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给饮料企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随着大中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者从单纯的满足消暑解渴的碳酸饮料逐步转向营养、保健、功能的要求。
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食物疗法即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使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健脾开胃植物饮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脾开胃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脾开胃植物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山楂麦芽复方膜浓缩液5-7份、低聚果糖18-22份、银耳浆28-32份和纯化水39-49份;
其中,山楂麦芽复方膜浓缩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余甘子24-26份、山楂24-26份、麦芽22-25份、白扁豆8-12份、橘皮6-8份、鸡内金4-6份和沙棘4-5份。
优选为:山楂麦芽复方膜浓缩液6份、低聚果糖20份、银耳浆30份和纯化水44份;
其中,山楂麦芽复方膜浓缩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余甘子25份、山楂25份、麦芽23份、白扁豆10份、橘皮7份、鸡内金5份和沙棘5份。
本发明中,
余甘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酸、涩,归肺、可入胃经,具有消食健胃、生津止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口干等症。余甘子含有化学成分单宁,能够使肠道恢复活力,加快肠道蠕动,促进营养正常消化和吸收;其果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免疫等健康益处。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功善消食、化积、健胃,含有丰富的果酸以及有机酸,能够刺激消化液分泌,改善脾胃功能。山楂作为消食药,可缓解泻痢腹痛、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肉食积滞等症状,而且对各种饮食积滞都有帮助消化的作用,特别是能促进油腻肉食消化,为治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泽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泽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5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