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14902.0 | 申请日: | 202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见;冯博;张凯;罗雪丰;于洋磊;谢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3/037;F01N13/08;F01N5/04;F02B7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孙龙龙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排气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吸附组件以及分离组件;吸附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多个吸附板;分离组件包括镂空筒、刮板、以及收集箱;动机的尾气进入排气管内后,尾气在排气管内的移动带动吸附板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并使得转轴同步转动。转轴传动连接于镂空筒,转轴的转动带动镂空筒转动,带动尾气作离心运动,使得尾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在排气管的内壁上,且刮板随镂空筒转动,带动排气管内壁上的污染物向下移动至收集箱内。通过刮板的转动和在排气管内壁上的抵接,能够收集和清理排气管内壁上的污染物,将污染物收集至收集箱内,避免排气管的堵塞,有效的保证排气装置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汽车尾气污染也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其中一个重大因素。尤其是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废气含量过高。
排气装置用于接收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尾气,并使得尾气经过处理后向外界空气中排放,以减少排出的尾气中的废气污染物,并减小尾气排放时的噪音。排气装置主要用于型车、微型车和客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
相关技术中,排气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废气中较大污染物会粘合在设备的内壁上,不便收集与清洗,进而造成排气堵塞,影响整体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能够收集和清理排气管内壁上的污染物,避免排气管的堵塞,有效的保证排气装置的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吸附组件以及分离组件;排气管入口用于接收发动机排出的尾气,出口用于排出尾气;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内;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排气管内的转轴、以及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分布所述转轴上的多个吸附板;所述吸附板能够吸附尾气中的污染物,并能够在尾气的带动下,使得所述转轴和所述吸附板同步转动;分离组件包括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排气管内镂空筒、凸伸在所述镂空筒外周壁上的刮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排气管底部外侧的中空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端开口,并贯穿所述排气管的内壁;所述排气管的至少正对所述镂空筒的部分的内壁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刮板抵接在所述排气管的内壁上;所述镂空筒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的镂空孔;所述镂空筒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以能够带动尾气作离心运动,使得尾气中的污染物吸附在所述排气管的内壁上;且所述刮板随所述镂空筒转动,带动所述排气管内壁上的污染物向下移动至收集箱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筒、分离筒以及导向筒;所述进气筒和分离筒均沿水平延伸,且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镂空筒的轴线方向;所述分离筒背向所述进气筒的一端封闭;所述导向筒连接在所述分离筒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分离筒背向所述进气筒的一侧;所述进气筒的入口用于接收发动机排出的尾气;所述镂空筒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分离筒内;所述转轴沿竖向延伸,所述转轴的部分位于所述分离筒内,部分伸入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吸附板位于所述导向筒内,且靠近所述导向筒和所述分离筒的连接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镂空筒的轴线方向;所述传动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分离筒上,且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啮合所述转轴和所述镂空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筒背向所述进气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导向斜板,所述导向斜板从下向上朝向靠近所述进气筒的方向延伸,以用于将所述分离筒内的尾气导向至所述导向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14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园区系统
- 下一篇:基于空谱联合的多光谱遥感图像云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