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钕铁硼磁体、同时提升磁体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0235.3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牧南;钟淑伟;罗三根;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H01F1/00;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房婉琼 |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钕铁硼 磁体 同时 提升 磁性 力学性能 方法 | ||
1.一种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钕铁硼磁体内部在制备过程的速凝阶段,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混合有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
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随机分布于烧结成型的钕铁硼合金主相晶粒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钕铁硼磁体中,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质量占比设置在0.1%-1.0 %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包括粒径范围在100nm-2μm之间的如下任一种粉末或如下任意粉末的混合物:
金属Ti、金属Ti的氧化物、金属Si、金属Si的氧化物、金属Ta、含有金属Ta的合金、碳单质、陶瓷聚合物、硅酸盐类化合物、硼化系合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钕铁硼磁体中,组成钕铁硼合金主相晶粒的钕铁硼合金粉末颗粒粒径在1-6μm之间。
5.一种同时提升磁体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方法,用于制备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将顺磁性材料的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后进一步震荡分散处理,获得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
熔炼钕铁硼合金液,在速凝阶段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将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均匀添加混合至钕铁硼合金液中;
对混合合金液进行真空速凝处理获得合金速凝片,对合金速凝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混合粉料;
对混合粉料进行磁场取向压制成型、冷等静压处理,得到生胚;
对生胚进行烧结及回火处理,得到钕铁硼磁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具体按照以下步骤研磨震荡处理获得:
将顺磁性材料的颗粒进行机械研磨获得粒径低于50μm的前驱颗粒;
采用高能球磨将前驱颗粒粒径进一步研磨至2μm以下,然后将研磨获得的小粒径前驱颗粒置于真空容器中,采用周期性震荡超声波进行20-120 min震荡分散处理,获得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速凝阶段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将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均匀添加混合至钕铁硼合金液的过程中:
喷射方向与钕铁硼合金液的流动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45度,喷射速率低于冷却铜棍转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速凝阶段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将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均匀添加混合至钕铁硼合金液的过程中:顺磁性纳米棒状的喷射速率为5-15 m/s,喷射物质量占比设置在0.1%-1.0 %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包括:金属Ti及其氧化物、金属Si及其氧化物、金属Ta及其合金、碳单质、陶瓷聚合物、硅酸盐类化合物、硼化系合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顺磁性纳米棒状难熔颗粒粒径范围在100nm-2μ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钕铁硼磁体,其特征在于,对合金速凝片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混合粉料的步骤包括:先对合金速凝片进行氢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为~8μm的粗粉; 然后对所述粗粉进行氢破碎以及高能气流磨处理,得到粉末粒径分布区间在1-6μm之间的混合粉料细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02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