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套设计模块组合的自动电缆敷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9121.3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6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裴以军;邹祥;曹玉;徐雄;陈赣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K7/10;H02K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胡涂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套 设计 模块 组合 自动 电缆 敷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套设计模块组合的自动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外框架和核心舱,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内设有从动夹持组件、主动敷设轮、无刷电机、主动夹持组件、被动敷设轮、驱动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所述被动敷设轮与所述主动敷设轮交错设置;所述驱动传动组件控制所述主动夹持组件移动,以使所述被动敷设轮和所述主动敷设轮夹持或者释放电缆,所述外框架的两侧还设有供所述电缆穿过的电缆进出口。本自动电缆敷设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拆卸,使用和维护也较为方便,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实现电缆的自动化敷设,敷设效率和安全性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套设计模块组合的自动电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敷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水平敷设和垂直敷设。在水平敷设的情况下,电缆一般被放置在桥架内或者是电缆沟中,受限于狭小空间,现有设备无法直接进行电缆敷设及排布。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借助人工来完成电缆敷设相关工作。而在垂直敷设情况下,电缆一般被放置在特定的竖井内,常规的操作方法是借助卷扬机等相应设备进行垂直牵引作业,分阶段进行固定和安装。现有的电缆敷设方法不仅需要借助大量人工,而且敷设效率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嵌套设计模块组合的自动电缆敷设装置,解决现阶段桥架或是竖井等狭小空间内,电缆敷设过程需借助大量人工进行作业,且现有的电缆敷设辅助设备无法正常布置,或是安装过程繁琐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嵌套设计模块组合的自动电缆敷设装置,包括外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核心舱,所述核心舱包括嵌套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内的核心舱主体框架,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的一侧设有从动夹持组件,所述从动夹持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上的第一夹持框架,所述第一夹持框架内布置有若干主动敷设轮,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的边缘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框架处还设有驱动所述主动敷设轮的无刷电机;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上还设有与所述从动夹持组件相对设置的主动夹持组件,所述主动夹持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上的第二夹持框架,所述第二夹持框架内布置有若干被动敷设轮,所述被动敷设轮与所述主动敷设轮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框架与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的另一侧边缘之间还设有驱动传动组件,以及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驱动传动组件两侧的导向限位组件,所述驱动传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夹持框架移动,以使所述被动敷设轮和所述主动敷设轮夹持或者释放电缆,所述外框架的两侧还设有供所述电缆穿过的电缆进出口。
本自动电缆敷设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拆卸,使用和维护也较为方便,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实现电缆的自动化敷设,敷设效率和安全性均较高。
所述外框架和所述核心舱采用嵌套式的连接方式,方便所述核心舱的安装,所述外框架一方面能够对稳定安装和支撑所述核心舱,保护所述核心舱,另一方面能够让整个装置规整有形、一体化程度高,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及工况,使其能够在竖井等狭小空间内使用。
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作为安装框架能够容纳安装所述从动夹持组件、主动夹持组件、驱动传动组件和导向限位组件,所述从动夹持组件固设在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上,所述主动夹持组件在所述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从动夹持组件移动,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和夹持力度,以使所述主动敷设轮和所述被动敷设轮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便夹持待敷设的电缆并能够控制夹持电缆的力度,所述导向限位组件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使所述主动夹持组件的移动根据方向性和准确性,也不会夹坏电缆。
夹持后的电缆,在所述主动敷设轮的旋转作用下,通过相对的摩擦力能够带动整个电缆移动,以完成敷设;将所述主动敷设轮设置在所述从动夹持组件内方便与该侧的无刷电机连接以主动旋转,避免在已经设置了传动部件的从动夹持组件的这侧又设置无刷电机和主动轮,这样的布置更加合理,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核心舱主体框架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9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波纹腹板-混凝土组合梁
- 下一篇:一种生产小麦粉的研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