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激光焊不锈钢侧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8565.0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1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李刚;梁津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B23K26/24;B23K26/34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激光 不锈钢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激光焊不锈钢侧墙结构,该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板、侧墙骨架,侧墙骨架包括立柱、侧墙上边梁、侧墙下边梁;所述侧墙下边梁为乙型梁,所述立柱的上端与侧墙上边梁弧焊连接,立柱的下端与侧墙下边梁的上翼面弧焊连接,所述侧墙板与侧墙骨架之间还设置有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固定在立柱与侧墙板中间,所述侧墙板与侧墙上边梁、波纹板采用激光焊断续焊接,侧墙板与侧墙下边梁的下翼面相对设置。该侧墙结构使用波纹板替代传统补强梁结构及横梁结构,侧墙板与波纹板、波纹板与侧墙骨架均是采用激光焊连接,不仅可以减少侧墙结构焊接变形,改善侧墙外表面平面度,还能提高车辆整体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涉及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激光焊不锈钢侧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板1、侧墙骨架;其中,侧墙骨架是由立柱2、横梁3、补强梁4焊接构成;所述侧墙板1通过电阻点焊与侧墙骨架的立柱、横梁、补强梁连接(如图1所示)。由于点焊的特性,点焊过程加热强度大、时间短,易产生飞溅、虚焊、熔核成型不良等焊接缺陷,同时焊点在加热熔合后有一定的压痕,对于不同板厚的焊点压痕深度、受热变形量也不同,导致侧墙板与侧墙骨架的立柱、补强梁、窗框等部件的点焊区域平度不良,侧墙板外表面有点焊压痕,造成车体钢结构整体外观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激光焊不锈钢侧墙结构,该侧墙结构使用波纹板替代传统补强梁结构及横梁结构,侧墙板与波纹板、波纹板与侧墙骨架均是采用激光焊连接,不仅可以减少侧墙结构焊接变形,改善侧墙外表面平面度,还能提高车辆整体外观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激光焊不锈钢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板、侧墙骨架,所述侧墙骨架包括立柱、侧墙上边梁、侧墙下边梁;所述侧墙下边梁为乙型梁,所述立柱的上端与侧墙上边梁弧焊连接,立柱的下端与侧墙下边梁的上翼面弧焊连接,所述侧墙板与侧墙骨架之间还设置有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固定在立柱与侧墙板中间,所述侧墙板与侧墙上边梁、波纹板采用激光焊断续焊接,侧墙板与侧墙下边梁的下翼面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立柱的截面为几字型结构,所述侧墙上边梁为C型梁,所述波纹板的波纹形状为连续的几字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侧墙板为SUS301奥氏体不锈钢板,厚度控制在1.5-2mm;所述波纹板为SUS301L-MT不锈钢波纹板,厚度控制在0.6mm;所述立柱为采用SUS301L-ST不锈钢钢板折弯而成,厚度控制在1.5-2mm;所述侧墙上边梁、侧墙下边梁为采用SUS301L-MT不锈钢钢板折弯而成,厚度控制在2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立柱的中间间隔设置多块波纹板,所述波纹板的波纹槽沿着车长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立柱的中间区域与波纹板采用激光焊断续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侧墙板与侧墙上边梁激光焊根据结构空间焊缝的长度为40-50mm,相邻焊缝之间的间距为35-40mm;所述侧墙板与波纹板激光焊焊缝的长度为50mm,相邻焊缝之间的间距为45mm;所述立柱与波纹板激光焊焊缝的长度为30-40mm,相邻焊缝之间的间距为40-45mm。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侧墙结构使用波纹板替代传统补强梁结构及横梁结构,侧墙板与波纹板、波纹板与骨架均是采用激光焊连接,激光焊具有受热面积小,焊接变形小,焊缝成型好的优点,因此采用激光焊将侧墙板与侧墙骨架连接,不仅可以减少侧墙结构焊接变形,改善侧墙外表面平面度,还能提高车辆整体外观质量,提升产品整体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8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