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方法、装置、跟踪控制器及跟踪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8800.0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2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陆超;宋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张举仕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跟踪 控制 方法 装置 控制器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方法、装置、跟踪控制器及跟踪支架,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相关参数为影响光伏组件的能效因子;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程度获取光伏组件的实际参数;根据实际参数对光伏组件进行无遮挡跟踪控制。该方法以光伏组件的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相关程度为依据,对光伏组件进行无遮挡跟踪控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设备或者设置无遮挡对比组的情况下,实现光伏组件的阴影遮挡规避,且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方法、装置、跟踪控制器及跟踪支架。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通常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光伏组件串,并且光伏组件串中的各个光伏组件设置在相应的智能支架上,通过智能支架跟踪策略来保证光伏组件间不会存在阴影遮挡。传统的智能支架跟踪策略结合了天文算法和逆跟踪技术,能够从理论上保证光伏组件间不会存在阴影遮挡,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现场的安装误差或地形复杂等原因,会导致智能支架间存在间距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光伏组件间的阴影遮挡无法避免。
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对阴影遮挡的规避:
(1)在光伏组件串的上边沿与下边沿安装迷你光伏组件或辐照仪,当上下两个迷你光伏组件的功率存在差值或上下两个辐照仪存在辐照差异,说明光伏组件串存在前后排遮挡问题,则对跟踪轴做相应调整,直至上下迷你光伏组件功率相等或上下辐照仪辐照值相等;
(2)通过设置标准无遮挡光伏组件组作为对比组,并根据功率是否有差异来判断有无遮挡,进而基于功率的差异调整智能支架直至功率一致。
上述相关技术的弊端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一,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环境不同,因而需要分别加装设备,这会极大的增加硬件成本,而且加装的设备本身也有可能产生阴影遮挡;针对相关技术二,无遮挡对比组需要单独选择设置,且要求无遮挡对比组不发生任何错误,对现场要求较高,适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方法,以光伏组件的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相关程度为依据,对光伏组件进行无遮挡跟踪控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设备或者设置无遮挡对比组的情况下,实现光伏组件的阴影遮挡规避,且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跟踪控制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跟踪支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相关参数为影响光伏组件的能效因子;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程度获取光伏组件的实际参数;根据实际参数对光伏组件进行无遮挡跟踪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当前时刻对应的光伏组件的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映射关系确定表面总辐照与相关参数的相关程度,以相关程度为依据,获取光伏组件的实际参数,并根据实际参数对光伏组件进行无遮挡跟踪控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设备或者设置无遮挡对比组的情况下,实现光伏组件的阴影遮挡规避,且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适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8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