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88638.6 | 申请日: | 202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勇;孙宏云;游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三强线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H05K3/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刘娜 |
| 地址: | 51605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t 绑定 沉镍金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其包括:S010,将需要焊接的阻焊开窗PAD做拉引线导通设计,线路图形采用镀锡作为抗蚀剂,蚀刻裸露出铜层线路,待阻焊完成后利用引线进行电金,使得电镀镍金层包裹住线路铜PAD侧面四周;S020,在防焊层完成后,将引线进行覆盖,先采用化学沉镍金的方式进行覆盖,在完成化学沉镍和沉薄金层后,再通过所述拉引线导通设计制作电厚金;实现解决线路PAD边缘铜侧露产生铜离子析出的问题,以及提高防焊层性能、获取均衡性更好的镍层厚度,解决镍层厚度差异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路板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镍金PCB板是直接在线路图形后做电铜镍金,整个线路图形均为镍金层,采用镍金作为抗蚀剂,进行碱性蚀刻,形成通畅的线路。随后再进行阻焊印刷和文字印刷,成型为成品尺寸。
而传统电镍金PCB板在制造过程中,仍需解决的问题是:1、采用镍金作为抗蚀剂,蚀刻后线路侧边为露铜形貌,此类制作方式铜离子容易析出,造成盐雾测试失效;2、阻焊前线路表面已形成金面,而阻焊印刷油墨前,金面不能有效进行机械磨板、化学微蚀等方式的粗化处理,再是金面和油墨的结合力较差;3、电镀加工方式的镍层厚度受线路图形分布和电流分布的影响,造成镍金层厚度极差非常大,影响成品PCB板厚度一致性,造成装配焊接难度大。防焊层完成后,开窗裸露的绑定焊接PAD很小,受镀面积小加上受镀PAD非常孤立,如采用直接电镍金制作方式,那么电镀电流的分布就会变得非常不均衡,直接导致镀镍金厚度非常不均衡,而此类产品需求镍厚200um,上述工艺得到的镍厚范围为200-500um,极差去到300um,严重影响PCB板的厚度和客户端组装。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以上一种或多种问题的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包括:S010,将需要焊接的阻焊开窗PAD做拉引线导通设计,线路图形采用镀锡作为抗蚀剂,蚀刻裸露出铜层线路,待阻焊完成后利用引线进行电金,使得电镀镍金层包裹住线路铜PAD侧面四周;
S020,在防焊层完成后,将引线进行覆盖,先采用化学沉镍金的方式进行覆盖,在完成化学沉镍和沉薄金层后,再通过所述拉引线导通设计制作电厚金。
进一步地,还包括:S011,对蚀刻后得到的铜面线路进行粗化处理,通过所述粗化处理得到粗化的铜面,然后粗化的铜面与油墨进行结合制作防焊层,所述粗化处理在阻焊印刷前进行。所述粗化处理可为喷砂、微蚀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不采用镍金作为抗蚀剂。
进一步地,还包括:S021,化学沉镍金后得到的镍层厚度控制在200-250um。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T金线绑定载板的沉镍金和电金制作工艺,通过采用上述工艺,使得线路铜PAD侧面四周被镍金包裹,进而解决线路PAD边缘铜侧露产生的铜离子析出问题;使得蚀刻后的线路均为铜面,进而可在阻焊印刷前进行粗化处理,使得粗化良好的铜面与油墨的结合度更高,进而保障防焊层的性能;在上述工艺流程下,通过化学沉镍金得到均衡性更好的镍层厚度,降低厚度极差,解决镍层厚度差异过大的问题,并通过后续的电厚金以实现电镀金致密性符合要求,进而实现客户端关键制程“金线绑定”制作工艺。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引线导通设计图;
图2为镍金作为抗蚀剂的形貌图;
图3为锡作为抗蚀剂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三强线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三强线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8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