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缓释果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9494.3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9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彭英云;王六一;陈义勇;崔竹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1/10 | 分类号: | A23L21/10;A23L33/1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向离山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缓释 果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缓释果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益生菌产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和结冷胶分别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得大豆蛋白溶液和结冷胶溶液;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蛋白‑结冷胶混合体系;将益生菌分散于蛋白‑结冷胶混合体系中,之后向其中加入NaCl和转谷氨酰胺酶,进行加热、冷却,获得所述益生菌缓释果冻。本发明经实验发现,当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35g/L、结冷胶浓度为1.0g/L时,大豆蛋白和结冷胶形成的乳液凝胶体系,能够使益生菌在经过胃消化道时不被灭活,从而尽可能多的安全到达肠道,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益生菌缓释果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为:“益生菌系活的微生物,当摄取足够数量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益生菌从实际情况来看对宿主益处较多,并且多寄生于宿主的口腔内部、肠道内部以及生殖腔内部等位置,能够有效确保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提升机体免疫力。总体来说,益生菌包括乳杆菌类益生菌、双歧杆菌类益生菌、革兰阳性球菌类益生菌、酵母菌类益生菌以及一些相关酶类。在以“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2030”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的驱动下,高品质生活的大健康理念被不断提及,消费者“治未病”意识不断增强,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学者吴清平指出,益生菌的研究当前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医学及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目光。
目前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主要为含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和食品如一些活性乳酸菌胶囊和活性乳酸菌制品等,但在服用或食用这些产品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益生菌需要经过胃酸和胆汁侵袭,能够安全到达肠道并定植的益生菌数量相对于服用前已大为减少。Pandey等研究者将黄原胶以及瓜尔豆胶当做载体、与此同时,将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作为乳化剂,成功研制出能够促进益生菌存活率提升的乳液凝胶,并有效实现了定点释放。
从当前情况来看,相关领域研究者对蛋白乳液凝胶的分析探索方向主要包括形成机理研究,酸碱度、离子强度、油相等因子对其形成所产生的作用等,但是与此同时,对蛋白-多糖乳液凝胶本身性能,如是否可以作为载体包埋物质等此类研究进行较少。
因此,本发明拟设计一种可包裹益生菌,且具有缓慢释放功能的蛋白乳液凝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益生菌缓释果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益生菌缓释果冻能够使益生菌在经过胃消化道时不被灭活,从而尽可能多的安全到达肠道,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为乳液凝胶在益生菌加工过程当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设性意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益生菌缓释果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得大豆蛋白溶液;将结冷胶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制得结冷胶溶液;将所述大豆蛋白溶液和所述结冷胶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蛋白-结冷胶混合体系;
(2)将益生菌分散于所述蛋白-结冷胶混合体系中,之后向其中加入NaCl和转谷氨酰胺酶,进行水浴加热,最后于常温冷却,获得所述益生菌缓释果冻;
所述益生菌缓释果冻中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35g/L,结冷胶浓度为1.0g/L。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条件为:4℃下静置8-12h;所述结冷胶溶解条件为:70℃加热搅拌20-3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处理条件为:80℃加热20min;结束加热处理后,所述蛋白-结冷胶混合体系于50℃保温。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NaCl加入量为1.0-1.2g/L,所述转谷氨酰胺酶的酶活为120U/g,加酶量为50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9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线用错位折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