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及车身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4226.2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6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马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顾思妍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舱 结构 车辆 车身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及车身连接结构,所述前机舱结构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包括:机舱边梁;减震塔,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的上侧;减震塔上边梁,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的上侧,并与所述减震塔连接;A柱内板连接面,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和所述减震塔上边梁的后侧;前壁板下横梁,与所述机舱边梁连接;以及前壁板上横梁,与所述A柱内板连接面连接,并位于所述前壁板下横梁的上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前壁板下横梁、前壁板上横梁、减震塔连接横梁和减震塔支撑梁,使得前机舱结构具有较强的碰撞性能和扭转弯曲刚度,提升整车的综合性能,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及车身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传统燃油车污染环境的弊端愈加严重。很多国家相继出台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计划,为了抢占未来的汽车市场,全球主要的汽车厂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发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结构上最大区别是电机取代了发动机,电池取代了油箱,无排气管、消音器等排气部件。
前机舱结构是车辆的重要部件,主要为动力总成、悬架等零部件提供安装点位,同时也是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传递能量的重要部件。对于传统的燃油车,前机舱结构的主要为钣金类零件,具体包括机舱边梁、侧围连接件、减震塔、减震塔上边梁等部件,机舱边梁从前往后延伸到地板后端,通过连接件与侧围连接,碰撞能量主要通过机舱边梁传递到地板区域和通过侧围连接件、减震塔上边梁传递到侧围。
而传统的前机舱结构无法满足纯电动汽车对于电池位置的布置,并且传统的前机舱结构较重,降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因此,现有纯电动汽车的前机舱结构重新调整了结构,如申请号202111545387.5公开的一种前机舱结构。该前机舱结构主要包括前纵梁、横梁、减震塔与上端梁等部件,并采用一体铸造技术,将前纵梁、横梁、减震塔与上端梁集成为一体。其中,横梁作为主要的传力部件,设置在整个前机舱结构的中部位置。
由于前机舱在安装时,前纵梁与门槛的安装位置存在Z向的高度差,而中部的横梁与前纵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前机舱的扭转刚度较低,当车辆在发生剧烈碰撞,碰撞力通过前纵梁传递至横梁上时,前纵梁容易发生朝上翻转、变形、断裂等失稳现象,从而影响前机舱结构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和传递,降低前机舱结构的碰撞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及车身连接结构,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前机舱的扭转刚度、碰撞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前机舱结构,所述前机舱结构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包括:
机舱边梁;
减震塔,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的上侧;
减震塔上边梁,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的上侧,并与所述减震塔连接;
A柱内板连接面,连接在所述机舱边梁和所述减震塔上边梁的后侧;
前壁板下横梁,与所述机舱边梁连接;以及
前壁板上横梁,与所述A柱内板连接面连接,并位于所述前壁板下横梁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4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