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5089.X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9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盛军;赵存朝;牟泓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2/52;A23L33/10;A23L23/00;C12G3/055;C12G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区临***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七 发酵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将三七茎叶烘干、粉碎、过筛得到三七茎叶粉,将三七茎叶粉加水调浆得到三七茎叶粉原浆,灭菌后冷却至60±5℃,加入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1:2)复配发酵剂,加水补至三七茎叶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20,混匀,利用酸度调节剂调节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的pH值为5.5,于30℃恒温发酵144h,得到三七茎叶发酵液,再将三七茎叶发酵液进行干燥、粉碎、过筛,即得三七茎叶发酵粉。该三七茎叶发酵粉富含皂苷、黄酮等活性成分,可替代三七应用于制备部分保健品,既将三七茎叶变废为宝、缓解环境治理压力,还缓解三七药材资源紧张的状况,降低利用三七制备大健康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健康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背景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Burkill)F.H.Chen ex C.H.)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三七,温性植物,味苦后甘,对其肝、胃都有一定调节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等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三七的花和茎叶也是被列入新资源食品原料,是典型的具有功能导向的食药同源类食品。《本草纲目》称三七茎叶“治折伤、跌扑出血,敷之即止,青肿经夜即散,余功同根”。三七茎叶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以皂苷(人参皂苷、三七皂苷等)为主,其次还含有黄酮、多酚、脂质、蛋白质等,能够防止脑出血,增强记忆力等作用。自古以来,云南当地的壮族、苗族民间有用三七茎叶、花制作菜肴及将其泡茶饮用的习惯。到目前为止,民间尚无因食用三七茎叶而产生毒副作用及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
研究发现三七茎叶功效丰富,含有活血化淤、止痛消炎、促进消化等功能以及多种活性成分。近年来,学者发现利用微生物发酵,使生物酶破壁,促使有效成分溶出,提高提取效率及药用价值。目前研究者大多关注三七根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其有效活性成分,常常将三七茎叶作为废弃物丢弃。据初步统计,每年三七总产量大约2000吨,但有80%的三七茎叶被浪费,既污染环境还占用土地。近年来,大多学者在植物化学及其药理实验等方面研究发现,在同株植物中,90%以上的植株器官之间存在关联性:如成分种类相对一致、功能特性效果一致等,因此三七茎叶中也存在着很多与三七根类似的活性成分,且通过微生物发酵能提高含量及成分。
综上,亟需探索出一种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将三七茎叶中的有关活性成分充分提炼形成提取物,为三七茎叶综合开发利用寻求新的突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三七茎叶中活性成分充分提炼形成提取物,相比传统提取技术,显著提高三七茎叶中的皂苷类、黄酮类、总多酚类成分的提取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七茎叶发酵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备料:将三七茎叶烘干、粉碎、过筛,得到三七茎叶粉;
S2复配发酵剂:将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分别活化、培养得到植物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再按1:2的比例将植物乳杆菌菌液和酿酒酵母菌液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剂;
S3调浆:将三七茎叶粉加水调浆,得到三七茎叶粉原浆;
S4灭菌接种:将三七茎叶粉原浆灭菌,冷却至60±5℃,移入发酵设备,加入发酵剂,再加水补至三七茎叶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20,混匀,得到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
S5发酵:利用酸度调节剂调节三七茎叶粉发酵原液的pH值为5.5,于30℃恒温发酵144h,得到三七茎叶发酵液;
S6干燥:将三七茎叶发酵液干燥,再将干燥物粉碎、过筛,即得三七茎叶发酵粉。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是指将新鲜三七茎叶洗净,置于恒温干燥箱内以48℃烘至轻捏即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5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