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层原板、一种内层原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印制电路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9728.6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谭斌;张寅卿;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H05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层 制作方法 以及 印制 电路板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内层原板、一种内层原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印制电路板,其中,内层原板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载膜、第一纯树脂片、基层、第二纯树脂片以及第二载膜;所述基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填胶区;各所述填胶区包括多个填胶孔;各填胶孔的深度大于等于2oz;各所述纯树脂片均包括撕除区和至少一个保留区,各保留区与各填胶区一一对应,各保留区的轮廓与撕除区通过邮票孔连接。本发明能够使填胶孔被纯树脂填充,避免印制电路板出现厚度不均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制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层原板、一种内层原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印制电路板。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发展至今,其制造加工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随着产品类型的多元化发展,对PCB的制造带来新的挑战。
传统的电源板、能源板通常为6到8层设计,随着产品小型化发展,层数已经提升至12到16层,由于供电需求的提升,球栅阵列结构的印制电路板(Ball Grid Array,BGA)数量的增加,迫使在结构设计必须新增电源层,或增大电源层铜厚设计来满足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电源需求,PCB加工难度大幅提升。某些高端线卡和背板经常会使用到2oz或3oz厚铜作为电源层。常规的叠合方式是将整张半固化片根据叠合顺序堆叠,再进行热压形成PCB,此时容易导致厚铜填胶区域填胶不足形成压合空洞,整体板厚不均匀,影响BGA平坦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层原板、一种内层原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印制电路板,能够使填胶孔被纯树脂填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层原板,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载膜、第一纯树脂片、基层、第二纯树脂片以及第二载膜;
所述基层上设有至少一个填胶区;
各所述填胶区包括多个填胶孔;
各填胶孔的深度大于等于2oz;
各所述纯树脂片均包括撕除区和至少一个保留区,各保留区与各填胶区一一对应,各保留区的轮廓与撕除区通过邮票孔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保留区与对应的填胶区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铜箔、固化树脂和第二铜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层原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载膜、第一纯树脂片、基层、第二纯树脂片以及第二载膜;
将预设的球栅阵列结构位置映射到基层上,获得对应的填胶区,并根据预设的球栅阵列结构在填胶区开设多个填胶孔;
将基层的填胶区均映射到第一纯树脂片和第二纯树脂片上,获得对应的保留区,并在各保留区的轮廓线上均镭射邮票孔;
顺次设置第一载膜、第一纯树脂片、基层、第二纯树脂片以及第二载膜,并进行双面快压,获得具有球栅阵列结构的内层原板。
进一步地,各填胶孔的深度大于等于2oz。
进一步地,各所述纯树脂片胶含量为100%,厚度为20-300um。
进一步地,各所述载膜的厚度为200-500um。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铜箔、固化树脂和第二铜箔。
进一步地,所述填胶区与对应的保留区尺寸相同。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包括上铜箔、下铜箔、第一固化树脂、第二固化树脂以及至少一张上述的内层原板;
所述上铜箔、第一固化树脂、第二固化树脂、内层原板以及下铜箔顺次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9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