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淀粉乳杆菌及其皮肤修复抗衰老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8688.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廖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梅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17/00;A61P17/18;A61P29/00;A61P31/04;A61P11/02;A61K8/99;A61Q19/08;A61Q19/02;A61Q19/00;A61Q17/00;A23L33/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 杆菌 及其 皮肤 修复 衰老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解淀粉乳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370。实验表明,所述的解淀粉乳杆菌具有维持及修护皮肤屏障、增强皮肤细胞抗菌能力、抗衰老、促细胞增殖、美白、抗炎抗自由基、抑制皮肤病原菌及治疗鼻窦炎的功能,可用于制备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解淀粉乳杆菌及其皮肤修复抗衰老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大约占个体体重的16%,一方面维持机体稳定,另一方面也是抵御外界不良因素侵扰的第一道防线。有研究表明,如果外界环境导致皮肤屏障中的相关基因异常,就会诱发皮肤疾病。
皮肤屏障是由角质层的表皮形成细胞和角质间的脂质形成的结构性的屏障。皮肤屏障防止人体过多水分释放,并防止如化学物质或微生物的有害物质进入我们的身体。组成死亡的角质细胞的表面的角质细胞外皮在细胞间脂质的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皮肤屏障受损将引起皮肤干燥,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异位性皮炎、湿疹、银屑病、鱼鳞病、日旋旋旋光性皮炎等皮肤敏感、刺激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肤油腻,皮脂溢出性疾病,如痤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
抗菌肽主要由黏膜表层上皮细胞分泌,在眼、皮肤、口腔粘膜、泌尿生殖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细胞中均有表达。抗菌肽对大多数细菌、某些真菌和病毒都有直接作用。它常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其自身带有的正电荷与细菌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成分(如脂多糖)相作用,从而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裂解细菌,造成细菌的死亡。
皮肤衰老,包括由空气污染、吸烟、营养不良和紫外线(UV)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外在衰老和由时间变化引起的内在衰老。其典型特征是皮肤变薄、产生细纹,这可能是由于细胞增殖减少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引起的真皮成分发生显着变化导致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糖胺聚糖等)随着皮肤衰老而显着减少。此外,伴随增龄,多种因素如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等产生的活性氧增加,同时,与年龄相关的细胞修复能力下降,使得氧化应激增加,老化受损细胞无法及时清除,从而导致了皮肤衰老。
酪氨酸酶又称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人体中。酪氨酸酶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黑色素合成的限速酶,直接影响黑色素的合成,也与人体雀斑、褐斑等黑色素过度沉积等疾病的发生有关。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再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最终生成黑色素。因此,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对于皮肤美白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用在化妆品上,可以抗炎抗自由基,显着抑制皮肤病原菌增殖,平衡皮肤表皮菌群,修复皮肤屏障。同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有效增加肌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皮肤美白,增强免疫力。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学中的常见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变态反应、鼻及鼻窦粘膜清洁功能障碍、呼吸道微生物感染、鼻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发。研究表明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是鼻窦炎的重要病原菌,而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sakei)对于维持鼻腔正常功能有积极作用。因此,降低流感嗜血杆菌/清酒乳酸菌的菌群比例,有助于鼻窦炎的治疗。益生菌可作为微生态制剂用于调节呼吸道菌群比例,长期维持呼吸道菌群平衡。因此开发用于维持呼吸道菌群平衡的益生菌,并探索该菌株潜在的性质及利用价值则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淀粉乳杆菌及其皮肤修复抗衰老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370的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所述的解淀粉乳杆菌分离自四川泡菜浆水中,命名为ProfMIC-212,经16S测序及序列比对后确定该株菌为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所述的解淀粉乳杆菌的菌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梅香,未经廖梅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8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