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7531.2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1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姜拓昱;王亚琦;邓丽;彭超;桂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南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海天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50 | 分类号: | A23L11/50;A23L27/21;A23L7/10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董洪荣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豆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禾谷类作物浆料,对所述禾谷类作物浆料进行液化处理和糖化处理;
对糖化处理后得到的反应液进行筛分,得到第一胚液和第二胚液;
采用豆菽类作物制备大曲;
混合所述第一胚液、所述大曲和盐水进行第一发酵,制备第一酱醪;
混合所述第二胚液和活化酿酒酵母进行保温发酵,制备第三胚液;
将所述第三胚液和食用盐混合得溶盐胚液;
将所述第一酱醪和所述溶盐胚液混合进行第二发酵,制备第二酱醪,用所述第二酱醪制备豆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禾谷类作物浆料时采用的原料包括稻类、麦类、玉米、高粱、粟、黍、黄米和荞麦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麦类包括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液化处理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采用的酶为高温淀粉酶;其中,所述高温淀粉酶占所述禾谷类作物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2%;
(2)液化处理的温度为90~100℃;
(3)液化处理的时间为0.5~2h;
糖化处理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采用的酶为葡糖淀粉酶;其中,所述葡糖淀粉酶占所述禾谷类作物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2%;
(2)糖化处理的温度为50~70℃;
(3)糖化处理的时间为1~4h。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豆菽类作物制备大曲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豆菽类作物进行蒸煮处理;
将蒸煮后的所述豆菽类作物与小麦粉和曲种混合进行制曲,制得大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菽类作物包括黄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和芸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蒸煮处理的过程包括:将所述豆菽类作物于90~95℃蒸煮5min后,将蒸煮压力调节为0.05~0.1MPa,保压5min后泄压,于95~100℃继续蒸煮30min;
进行制曲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曲种为米曲霉,所述曲种占所述豆菽类作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5%;
(2)所述小麦粉占所述豆菽类作物的质量百分比为20~70%;
(3)制曲的温度为28~38℃;
(4)制曲的风频为15~50Hz;
(5)制曲的时间为30~60h。
5.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豆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一发酵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第一胚液与制备所述大曲时采用的豆菽类作物的质量比为(0.2~0.5):1;
(2)所述盐水与制备所述大曲时采用的豆菽类作物的质量比为(1.5~2.5):1;所述盐水波美度为20°Be/;
(3)第一发酵的温度为25~40℃;
(4)第一发酵的时间为35~50d。
6.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豆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保温发酵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活化酿酒酵母占所述第二胚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2%;其中,所述活化酿酒酵母的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将蒸馏水煮沸后冷却至38~42℃;
向冷却后的所述蒸馏水中添加所述第二胚液和酿酒酵母,静置30min,制得所述活化酿酒酵母;
其中,所述第二胚液占所述蒸馏水的质量百分比为5~8%,所述酿酒酵母占所述蒸馏水的质量百分比为8~10%;
(2)保温发酵的温度为20~35℃;
(3)保温发酵的时间为3~1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南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海天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南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海天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75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